說起當初西洋參被發現的經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史話呢!
公元1670年左右,法國有位叫雅圖斯的牧師來我國遼東地區傳教,從當地的一些傳說中聽到許多有關“神草”的故事,這種神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人參,這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於是,他利用一些辦法從當地獲得了一些人參拿回去認真地研究,並請教當地的中醫郎中,此後以《韃靼植物人參》為題詳細敘述了長白山中人參的形態特征與藥用價值,並繪製了人參的植物圖,將其發表在英國皇家協會的會刊上。非常巧合的是,這篇文章被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法國傳教士拉費多看到,在拉費多的印象中,好像在當地曾經見到過這種極似人形的“神草”,於是引起了他的極大注意。以後這位傳教士幾乎每天念念不忘,總是想方設法想得到這樣一些“神草”。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拉費多最終在蒙特利爾地區大西洋沿岸叢林中找到了與中國人參相似的野生植物,這種看似人形的東西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西洋參。
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西洋參的發現還有中國的功勞呢!
湧入中國,背景特殊。
詩曰:
康熙詔令一經頒,
人參難尋柴難砍。
為解矛盾覓良計,
洋參似炭送雪天。
美洲發現西洋參以後,在最初的時候,人們並沒有給予過多的注意,以後之所以能夠大量傳入我國,還有其特定的曆史背景。
17世紀90年代,清朝的康熙皇帝為了表示對其滿清祖先發祥地(清王朝統治者為滿族人,曾經生活於遼東地區)的崇敬,詔令禁止在長白山采伐森林,一草一木都不準動。違者,輕則充軍,重則處死。禁令之殘酷令人咋舌。盡管采尋人參的利潤很高,但是酷刑的逼壓使得當時沒有幾個人敢拿生命作賭注去冒險。由於遼東是中國人參的主產區,本來產量就並不是太多,加之禁令頒布以後很少有人敢冒著砍頭的危險去采集人參,於是市場上的人參越來越少,從而造成了人參貨源的供應緊張,一些小的藥肆或者偏遠地區更是難得一見。但是在當時,人參已經是經常使用的藥物了,用量非常大,特別是上層統治階級以及一些富商大賈幾乎把人參看作是治病療疾、延緩衰老的神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國內市場的巨大缺口,剛剛發現不久的美洲西洋參便飄洋過海湧入了我國。
如果從那時算起到今天,我國使用西洋參的曆史已經有三百多年了。
康熙年間西洋參流入我國以後,清朝太醫院的禦醫們便按照中醫的傳統理論詳細厘定了西洋參的性味、歸經以及主要功能。認為西洋參雖然外表與人參看似無異,但是主要性味和功能與中國本土所產的人參還是有一定區別。以後的許多本草書籍對此均有詳細敘述。
在主要性能和主治疾病被太醫院的禦醫們確定以後,西洋參在我國逐漸地為廣大中醫大夫所熟悉和應用,人們對其認識也越來越深入,西洋參治療疾病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西洋參在我國引種成功,隨著價格的大幅下跌,更多的人真正能夠有條件使用它,昔日隻有為數不多的王公貴族、富商大賈才能享用的世間珍品,如今邁步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庭。
年齡雖長,參中幼輩。
詩曰:
諸參年齡多過千,
唯有洋參顏麵慚,
三百年前駐華夏,
呼其幼輩最可堪。
西洋參是一種古老的植物,雖然在美洲的原始森林中生長了無數的歲月,但是其更多地為人所認識和使用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傳入中國以後,所以其真正的藥用年齡從那時算起才顯得公允。從那時起到現在,屈指算來,已經三百多年了。三百年的曆史看似漫長,但在我國許多中藥的應用曆史中算是“小輩”呢!就是在“參家族”中也是應用曆史最短的一位。
中藥中經常使用的其他參類,諸如人參、黨參、孩兒參等,它們的應用曆史都可以用千年計算。例如人參,國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民間有多少與其有關的神話傳說、軼聞典故?!治療百病的神草、吉祥幸福的化身、延年益壽的佳品、起死回生的仙藥……許多人夢寐以求都想得到這樣一棵看起來像人形的寶貝!關於人參作為藥品的記載,在中醫本草醫籍中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一書。在這部托名為神農氏所作的書中,人參被赫然列為上品,並說久服(人參)可以“輕身延年”!從《神農本草經》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其使用曆史幾乎是西洋參的七倍!其他幾種參類的應用曆史與人參也差不多,其中黨參(因產於山西上黨,故名)的應用曆史與人參基本相同,也是兩千多年了。
西洋參的藥用曆史雖然已有三百年了,但與其他幾種參類相比,差得可就遠了,稱西洋參為“參中幼輩”應該不為過吧?
盡管西洋參的名字大家都熟悉,可是真正對它有比較全麵了解的不是很多,下麵我就帶著大家一起走近西洋參,認識西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