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嵩嶽鬥群凶 劍氣縱橫寒敵贍 滄江逢絕豔 眉痕縹緲冕仙山(8)(1 / 2)

大早上路,因店夥獻殷勤,說有一條山野小路可通,前途要道三羊角,許多年輕小販往老河口,都抄這條近路。心想:大道上不能常時施展輕功飛馳,難於趕路,有此快捷方式,何不一試?便照所說走去。剛剛走上一條嶺脊,想起那馬真好,失去可惜;忽聽遠遠處連聲馬嘶,甚是耳熟。立定側顧,晨旭甫升上,山右側大道上,銀箭也似馳來一匹無人白馬;馬首高昂,四蹄翻飛,其疾如箭,自前途去路上駛來,正是心中盼想的那匹良馬雪龍。一見跑時那等神駿迅速,更加心愛不舍。亢中高喚雪龍,方想趕去;忽見小鎮中追出一夥人來,各拿索棍之類,似想將馬截住。

馬似聞得主人呼聲,忽然停止;正在昂首仰望,鎮中一夥人已趕到。馬見人來兜擒,一聲長嘯,四足一蹬,淩空縱起兩三丈,竟由眾人頭上越過;緊跟著一掉頭,連縱帶跳,往嶺上趕來。孫同康也自趕下,離鎮口原沒多遠,晃眼人馬對麵,馬也停住,相隨同下,問知那人乃是店夥。

鎮上人說:“客人剛走,馬便自來,吃人拉住,先頗馴善;及聽人說,客人已走,立時犯性,猛惡異常,馬頭一抖,銜起馬韁往外便衝。因想代客人追回,忙趕出時,已順大路,往前跑去;其行如飛,晃眼不見影子。正在談論此馬太怪,忽聞遠處馬嘶,又見跑回想要合力截住。那知此馬如此厲害!”

孫同康一看,那馬一夜之間,傷已結疤將愈,好生喜慰;給了眾人一點喜錢,仍欲步行上路。馬卻不走,湊近身來,幾次要人騎它。孫同康細看傷痕,十九已好;馬如此靈慧,自是高興。剛一騎上,馬便由綬而急,往前馳去。馬背平穩如舟,而跑得極快,是絕好一匹千裏龍駒,那似馬販所說不能上騎情景。先前本想,馬雖靈慧,性野倔強,又從無人騎過,路上還須調練,怎麼也要一點心力,才能如意乘騎。沒料這等馴良,自然喜出望外,由不得連誇:“雪龍真好!”

馬似明白主人愛它,越發賣力,後來竟快得出奇。人在馬上,隻覺兩耳風生,呼呼連響;沿途林木田野、山石溪流,化為無數灰白影子,似電一般在身側腳底閃過。有時近麵高山危崖,似要當頭壓到,路一轉側,晃眼之間,人馬已繞駛過去,超出前麵;回顧身後,相隔已遠。不消多時,便馳出了好幾百裏。

後來還是孫同康,因馬初試轡頭,恐它用力太過,又恐震裂創口,想令休息,先連勒了兩次,口勁奇強,又不舍過分強韌,馬仍騰踔奮厲,颼馳不已。已經再三喝止,勢子雖緩,仍然回首驕嘶;若與主人問答,彷佛雖然聽命,餘勇仍強,心中不服之狀。暗忖此馬真乃龍種良驥,照此腳程,何止日行千裏。自來千裏馬須有千裏人,最快時節,連自己都覺氣透不轉,如換常人,如何能騎?隻可惜到了地頭,要改水路,不能帶走,豈不可惜!其勢已不能為此馬而誤了仙緣。仙師命走此路,必能前知。但盼到日開讀柬帖,能夠設法變通,中途改走旱路;或是提到此馬,有什麼處置就好了那怕自己不能要,轉贈一個有本領的識主呢。

正尋思間,見前麵有一大鎮,天已交午,想去打尖。到後一問,半日工夫,已連經許昌、南陽,行到了唐河東岸。因順驛路大道,任馬疾馳,迎麵風聲勁急,目光所及,前路景物全是迎麵飛來,不及細看,轉盼已落後老遠。又恐生馬生路,有什麼差池,或將行人撞傷;緊勒馬韁,心無二用,連經許多城鎮堡集,均未覺查。似此神速,分明當日便可趕到老河口,不禁大為驚喜。對於雪龍,自更珍愛。到店下騎,不顧飲食,先鬆了鞍鞀,通身查看,不特瘍愈痂落,新肉已生,身上也隻有一點微汗。情知不會舍主而去,率性連轡取下,引往槽邊,添購一些好馬料,任其自食。

正欲往店中用飯,店夥恐馬跑掉,勸令係好再走。孫同康答道:“無妨,此馬已然教好,隻要別人莫近前戲侮,更不與別馬同槽,便不妨事。我特地要找無人用的破馬槽,也由於此。好在馬槽還有兩個,一會就走。你遠遠看住,不令別人的馬近前以免被它踢傷,我多與你酒錢便了。”

店夥正謝應間,忽聽一川音女子冷笑道:“一匹稍好點的小馬,偏有這些話說。我不信有那厲害,偏叫墨龍與他們同槽試試。”

又一少女攔道:“六妹,你就喜歡多事!本非凡馬,自然猛烈。出門人無事最好,那得不招呼一聲,我們走吧。”

孫同康聞聲回顧,眼前倏地一亮。原來發話的乃是兩個少女,年均十八九歲,手裏各牽著一匹馬,一紅一黑,俱是油光水滑,神駿非常,鞍飾也極華貴。二女貌均極美。

真是平生僅見。後說話的一個,略帶魯音,尤生得長身玉立,光豔照人,各穿箸一身淡雅妝飾,看神氣似是剛由河邊飲馬走上;互相說完前言,身形略閃,人已端端正正分坐馬上。美人良馬,相得益彰,姿態之俏麗,簡直難以形容。方想二女口音不同,立轡同遊,沒有男子隨行,容光如此美豔,裝束神情,又如此華貴大方,這是什麼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