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是企業受益匪淺
有這樣一則消息,一個美國人的權益受到一家公司的侵害,為此他大發雷霆,但是他說,他不會去向這家公司提出任何不滿。沒錯,不去提!向一家公司提出不滿反而對其有益,可以讓他們發現有待改進之處,而他才不想讓那家公司得到這種好處呢。
令人奇怪的是,提出不滿,尤其是合情合理的不滿是不那麼容易獲得的,即使是從那些沒有心懷惡意的人身上也難得到。大多數的人都寧可息事寧人,隻會回家抱怨一通。這是所有的企業都應該高度重視的現象,要改變這個局麵,需要有很大的毅力。想象一下,當服務員站在你旁邊彬彬有禮地詢問:“您對我們的服務還滿意嗎,先生?”你多半會附和一聲:“滿意。”然而在走出的那一刻,你卻信誓旦旦地說,你再也不去那家飯店吃飯了。如果顧客對你的服務不是特別滿意,他們總是傾向於說一些毫無意義的客套話,卻暗暗下決心以後不再與你打交道了。看來服務員得一手扼住你的咽喉,鼻尖頂著鼻尖地逼問你:“快說,一定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你不能這麼(不負責任地〉告訴我們說一點一滴都做得完美無瑕。”你結結巴巴地說:“沒、沒有,你們做得好極了。”服務員的手指捏得更緊了,“快說,有什麼地方不妥?”他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審問你了。你氣喘籲籲地回答:“好吧好吧,我說,如果你一定要聽到什麼意見的話。其實,烤薯片不夠熱。”
合理的不滿是不容易獲得的,而這種不滿對於企業來說具有極大的價值。首先,合理的不滿有助於你比別人搶先一步發現問題,可以盡快完善服務。對於一項抱怨置之不理,無異於對一個傷口聽之任之,它會潰爛化膿、日趨嚴重。生活中有許多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據說,如果一個政客對某位心懷不滿的選民的抗議置之不顧,下次他再參選時,他會損失掉400票。這意味著,一個人身上這種不滿的“病菌”,會“感染”另外399個人。按著這個方程式推算一下吧,一個心懷不滿的顧客至少會向20個人訴苦(他肯定還會添油加醋,將你的服務描繪成地獄式的),而一個滿意的顧客哪怕能向另外一個人推薦,你就該謝天謝地了。換句話說,如果你的顧客中有95﹪是滿意的,另外5個不滿意的人卻能為你趕走100個想要走進你的人。
不滿也能讓“你”進步
讓我們回到那家飯店中。你已經費盡心機地從一位顧客口中掏出這樣一個抱怨:烤薯片不夠熱。當然,你得對這位顧客表示“由衷地感謝”,以讓他滿意。鑒於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抱怨,你這時就應該估計到,可能還有別的顧客也覺得烤薯片不夠熱,隻是沒有抱怨罷了。你應該能想到,在店裏會有許多盤冷薯片被端出來,會有許多顧客在回家的路上紛紛抱怨,作為服務人員,你應該為顧客負責,更要為企業負責,所以你應該向經理提出這個問題。
聽到別人的批評總讓人感覺不舒服,所以說到要歡迎別人來批評簡直有點受虐狂的傾向。但,你千萬要記住,你首先要做到的是“置身事外”,學會冷眼旁觀,學會退後一步。話說回來,你不得不承認,你所取得的每一項重大的進步,有多少是應該歸因於別人的批評,而非讚賞。忠言逆耳,但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批評對於我們是很有必要的。
合理的不滿是一株既稀有又奇妙的植物,它本身是有毒的,但它卻值得你披荊斬棘去尋找,然後恰如其分地加工它。現在,當你的手頭已經有這株珍奇植物的標本時,應該拿它怎麼辦呢?
當然你著手開始解決這些不滿時,你首先要問的是:顧客的矛頭究竟指向誰?提出不滿是會“繁衍”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顧客的不滿一旦產生,往往會愈演愈烈,以至一發不可收拾。換句話說,不管當初是由什麼引起的,不滿和抱怨最終總是指向人,事情往往如此。因此,你必須考慮到,你是否具備必要的素質,在麵對顧客提出不滿時能夠很好地對待、處理。
及時平息顧客的不滿
處理顧客不滿的原則
1.樹立“顧客永遠是正確的"觀念,必須以使顧客滿意的方式解決問
2.克製自己,避免感情用事,冷靜的慎選用詞,用緩和地速度來說話,爭取思考時間。
3.牢記自己代表的是企業形象,絕不能抱著“不關我事”的態
4.處理顧客不滿時切忌拖延,而且處理顧客不滿的行動也要讓顧客能明顯的察覺到,以平息顧客的憤怒。
5.向顧客道歉時要有誠意,絕不能口是心非,應該發自內心地關心顧客的焦慮。
6.對顧客提出的不滿要以婉轉的語氣,心平氣和的加以解釋,如果沒必要解釋的,不說為宜。
處理顧客不滿的策略
有些提出不滿顧客的情緒可能很激動,甚至出言不遜,說出一些不太好聽的話,有些服務人員特別是女服務員甚至被罵哭,這種情況在服務行業並不少見的。一個優秀的服務代表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調節自己的心理,控製自己的情緒。處理提出不滿是件棘手的事,但是,如果你充分了解采並取下列策略,那麼你在與找上門來的顧客周旋時就能遊刃有餘。
不要與顧客爭辯。
時時保持沉著冷靜。
別把責難當作衝著自己來,顧客生氣的對象並不是你,試著保持客觀,體會顧客的心情。 表達歉意,即使這次的損害並不是你所造成。用這類措辭表示同情:“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我能理解你說的事情”。
稱呼顧客的名字。
所有的溝通應該以第一人稱進行:“我很抱歉。”而不是場麵話的“我們”。
不要幫企業裏其他人找借口或責難,顧客想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探究貴公司內部運作的問題。
把注意力集中在顧客身上,保持適度的眼神接觸。感同身受的點頭有助於平息對立的場麵。如果你能摘要記下顧客的幾個備忘重點,很多顧客會覺得他們的申訴被重視了。
用你的話重新闡述顧客的抱怨,確保你了解實際的情況,再把全部情況複述一遍,核對你的理解是否正確:“我想確認一下我是不是了解你的意思?”
如果不知如何解決問題,不要撤謊,承認你不知道,並承諾將會找出辦法,而且在具體的多久時間內答複他們。
答應回電就“務必”要回電,即使因為某種理由無法在答應的時限內獲得令人滿意的答複。
讓顧客成為解決之道的一部分,而非麻煩的一部分。告訴他們你“可以”做什麼,而非你不能傲什麼。例如,不要說:“我真的非常抱歉,但是你必須提前7天通知,才能把定期存款轉到支票賬戶裏。”應該采用另一種說法:“好的,我可以把您的定期存款轉到支票賬戶裏,不過因為您沒有提早7天通知,所以必須加收X元的利息費用。”
找出可以讓顧客從不滿意變成滿意的辦法,他們想要退款折扣、換貨嗎?提供一個解決辦法,取得顧客同意采取這個辦法可以你補其抱怨的答複,並詢問:“如果我們……這個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