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孔子周遊列國(5)(1 / 3)

然而形勢並未因顏回的到來而好轉。無論孔丘怎麼解釋,匡人就是不相信他不是陽虎,但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確認他就是陽虎。學生們都感到很害怕,生怕匡人不理智,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孔丘卻很淡定,安慰學生說:“自從周文王死後,周禮不就掌握在我手裏嗎?如果上天打算毀滅周禮,我這個後人便不應該掌握它。既然上天不想毀滅周禮,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

顏回聽了,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臉色頓時變得輕鬆。其他人卻似懂非懂。這就好比一個人帶著珠寶被強盜綁架了,卻自我安慰說:“別怕,如果上天要我死,就不會讓這些珠寶落在我手裏了!”孔夫子的邏輯,委實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後來匡人果然把孔丘他們放了,不是因為孔丘知道周禮,而是因為他派幾個學生回到帝丘去找了大夫寧俞。寧俞派人出麵澄清,才得以真相大白。順便說一下,寧俞是個有名的聰明角色,《論語》裏,孔丘曾這樣評價他:“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寧俞就聰明;國家混亂腐敗的時候,寧俞就裝瘋賣傻。孔丘認為自己能夠做到像寧俞那樣聰明,卻不能夠做到像寧俞那樣裝瘋賣傻。後人將“愚不可及”作為一句成語,形容愚蠢到了極限,其實它的本意是:更高層次的聰明,是難以企及的。

經此劫難後,孔丘師徒又返回了帝丘,住在蘧(qú)伯玉家裏。衛靈公的夫人南子聽說孔丘身長九尺玉樹臨風,又學識淵博無所不知,不免動了凡心,便跟衛靈公提出要見孔丘。

前麵說過,南子是個極其風騷的女人,而衛靈公是個不怕戴綠帽子的男人,甚至曾經派人到宋國接南子的情人前來相會。現在南子要見孔丘,衛靈公怎麼會不答應呢?他馬上派人對孔丘說:“四方來的君子,如果看得起寡人,將寡人視為兄弟的,寡人都會讓他見見夫人。”

孔丘心裏犯了一個嘀咕,見衛靈公便也罷了,見他老婆,這都啥事啊?推脫道:“孔丘不敢。”

使者說:“什麼敢不敢,實話告訴您,就是南子夫人親自提出要見您,別不識抬舉。”

孔丘跟著使者來到後宮,進門之後,麵朝北行稽首之禮。南子從帷帳中行拜禮兩次,身上的佩玉叮當作響——這就是關於這次會見的全部記載,至於是否發生了其他事情,任由讀者發揮想象。

回來之後,學生們都圍著孔丘問這問那。孔丘麵色潮紅,隻是說:“我原本不想見她,既然見了便以禮相答。”仲由很不高興,認為老師不老實,沒有如實交代全部情況,孔丘急了,對天起誓說:“我如果不是所說的那樣,就讓上天厭棄我!”

這樣在帝丘住了一個多月,有一天衛靈公邀請孔丘出遊,孔丘去了。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輛車,宦官雍渠為車右護衛,讓孔丘乘第二輛車,招搖過市。南子還不時回過頭來,朝著孔丘嫵媚一笑。滿街的百姓都指指點點,搞得孔丘麵紅耳赤,於是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經過這件事後,孔丘下定決心離開衛國,帶著弟子來到曹國,又從曹國出發前往宋國。

宋國司馬桓魋(tuí)恃寵驕橫,聽說孔丘來到了宋國,怕他為宋景公所用,派人跟蹤孔丘。見到孔丘和學生坐在一棵樹下講學,桓魋的人便砍倒那棵樹。學生們一看來者不善,心裏已經猜著了七八分,對孔丘說:“咱們還是快走吧。”孔丘不以為然地說:“上天讓德行降臨在我身上,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這一年,孔丘五十九歲,按他自己的說法,早就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因此對於種種困苦,他總是安之若素,表現得極為淡定。

話雖如此,宋國是呆不下去了,孔丘隻好又來到鄭國。在新鄭城外,孔丘和學生們走丟了,一個人又冷又餓,身上又沒錢,隻能倚著東門外的城牆發呆。學生們四處找他,有個鄭國人對端木賜說:“我在東門看見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我們鄭國的子產,自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長得倒是一表人才,隻不過虛弱疲憊的樣子,就好像一條喪家之犬。”端木賜一聽,連忙讓他帶著去找,果然找到了孔丘。端木賜將那人的話一字不漏地告訴孔丘,孔丘欣然笑道:“他形容我的長相,未必準確,但是說我像條喪家之犬,還真是很形象啊!”

孔丘終於來到了陳國,寄居在公孫貞子(也就是後來出訪吳國時死去的那位)家裏。在陳國,孔丘再一次展現了他淵博的知識。

有一天,一隻隼落在陳閔公的庭院中死去,身上插著一支奇怪的箭,箭杆是楛(kuˉ)木做的,箭鏃是石製的,箭長一尺八寸。誰都不認識這新石器時代的武器,陳閔公早聞孔丘大名,於是將他請去辨認。

孔丘看了之後說:“隼飛來的地方很遠啊,這是肅慎部落的箭。從前周武王攻滅商朝,打通四方道路,讓蠻夷部落各自進貢那裏的地方特產。肅慎部落進貢了這種箭。先王為了昭彰美德,把肅慎進貢的箭分賜給長女大姬,又將大姬許配給胡公,讓胡公建立了陳國。將珍寶玉器賞賜給同姓諸侯,是要加深親族的關係;將遠方獻納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是讓他們不忘記義務,所以把肅慎的箭分賜給陳國。”陳閔公試著派人到舊倉庫中尋找,果真找到了這種箭。

孔丘在陳國一住就是三年。三年間,陳國一直處於動蕩之中,吳國和楚國交替入侵陳國,日子過得很不太平。終於有一天,孔丘對弟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那些小子誌大才疏,不過好在沒有放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