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涇河岸邊赤子情(1 / 1)

——詩集《涇川情愫》序

我第一次見到小林同誌,是1996年4月在北京懷柔的紅螺湖畔。他是人民銀行涇川縣支行行長,作為甘肅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戴著耀眼的大紅花,出現在全國人民銀行係統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領獎台上。

當我知道寫詩的李小林就是我們這位年輕的縣支行行長時,當他把這本用自己的心血寫成的詩稿送給我並請我為他寫幾句話時,盡管我與詩雖似曾相識但並無深入研究,卻感到無論如何是不好推卻的了。

因為,他走的路,是應該讚許的路。

小林的詩,是涇河岸邊一個青年跋涉者的足跡,是一個涇川赤子對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熱土的追憶、眷戀和謳歌,是他站在隴東高原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呼喚、展望與追求。在《黃土、夢想、希望》中詩人這樣寫道:“每天當新一輪嶄新的太陽從涇川升起/綠色一種最富生命的色彩使我們的/全部充滿希望與夢想/黃土高原從曆史深處發出的呼喚/使我們涇川的子孫心潮澎湃/向曆史的峽穀向現實的頂峰/無限輝煌地走來”,從這裏,我們分明聽到了涇川兒女胸中湧動著的涇河巨浪般的春潮,聽到了社會主義新涇川實現曆史的跨越,向時代進軍的腳步聲。

詩,應當是純潔的、高尚的、美好的;在詩的園地裏,應當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引人入勝,氣象萬千。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植根於生活的土壤。從這本詩集裏,我們看得出作者從內容和形式上所做的多方麵的有益的探索和努力。《紅色的思緒》、《一種情結》以鏗鏘的氣勢和語言,抒發了對革命曆史、對工人階級和所有勞動者、對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美好未來的一片深情,令人鼓舞和振奮;《黃土地情懷》、《古景新韻》則以豐富多彩的畫麵、樸實無華的詩句描繪了當地的鄉土風情和農民群眾新的精神風貌,使人倍感親切,一睹為快;而《感悟人生》、《金融情思》等,則更多地借景抒情、以事喻理,表達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價值觀念,讀來發人深思,頗受啟迪。這些藝術效果的產生,都來源於作者對生活的體驗和真實感受。

為祝賀小林同誌的詩集的出版,我寫了以上的話。我深信,在探索之路上,他的詩一定會更加走向成熟,形成更加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奉獻出更多精美的詩作。

是為序。

注:本文原載1997年9月蘭州大學出版社李小林詩集《涇川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