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山其人其詩(1 / 1)

——賀《往日情懷》出版

今年春節期間,寒山告訴我他的詩集即將出版,名為《往日情懷》。我很為他高興,並覺得這個名稱十分貼切,也不禁引起了我對一些往事的聯想和追憶,不能不寫幾句話表示我的祝賀之情。

那是九五年秋,我們一同乘車去河西走廊進行棉花收購資金調查的路上,西部的大漠風光引發了我們這夥西行人“詩”的雅興,在大家以長城、祁連、戈壁、綠洲為題談笑對詩之間,平時性格質樸、憨厚、言語不多的寒山常有畫龍點睛之語脫口而出。這時,我忽然發現我們這位省分行開發信貸處的處長不僅是個工作起來不要命的人,而且是位含而不露的具有詩的修養和天分的人。也是在這次,我才知道他不僅在自己人生事業跋涉的征途上,付出過不少艱辛和汗水,而且他酷愛詩,並以寒山的筆名,在《詩刊》等刊物上發表過一些詩作。這連我這個自以為對他很了解的人也差點兒被瞞過了。

文如其人,詩也如其人。《往日情懷》雖不能簡單地說就是寒山個人經曆和思想的全部寫照,但它確實從一個側麵和斷麵真實地記錄了這個從高寒偏遠山區走來的農金員有過的坎坷與追求、痛苦與歡樂、觀察與思考,展示和抒發了作者直麵人生、崇尚美好、蓬勃向上的樂觀態度、深刻豐富的內心世界與情懷。寒山是吃過苦的年輕人,我過去工作過的地方恰巧也是他插隊勞動鍛煉的縣,他擔任過農金員的海拔2700米的高寒陰濕山區,也曾是我經常下鄉去過的地方。那裏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夜山中一片漆黑,萬籟俱寂,他在大山中獨來獨往,支農放貸,一待就是五年。他看到了山間那羊腸小路,“背負大山苦難的曆史”,“充滿著對大山的希冀”,聽到了“放學歸來的孩子們的笑聲”(《羊腸路》);他情不自禁哼起了《山的春歌》:“你不見,黑土地裏,犁的仔細,耬的深沉/你不見,百合地頭/大爺的煙鬥,小夥的汗珠,姑娘的眼神”,“你不聽,房沿山雀啁啾/山澗流泉的喧鬧,風中樹林的沉吟”,傾注了對這塊土地、對養育他的山中父老真摯而深沉的愛。

寒山同其他知識青年一樣,“文革”的傷痕也在他年輕的心靈上打上了深深的印記。參加工作之後,才獲得了大學深造的機會。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黃金時光,撫平創傷,發憤學習,鑽研金融理論知識,還在學習之餘,擔任學院詩刊的主編。我以為,《第一次打排球》,堪稱此時其心境的代表之作。麵對小同學的嘲笑揶揄,詩人抗爭道:“不,我們絕非八九點鍾的太陽/自然法則誰也無力抗拒/三十多歲了,不會打排球/不全是我們的無知/正因為你是後來者/生活才給了你嘲弄的權利”,“丟掉架子,告別矜持,積極拚殺/認真的輸,不也是贏的開始/小同學,我的好兄弟/謝謝你的揶揄,不,你的勉勵”,“我們仍有八九點鍾的希冀/春天的溫暖逼著嚴冬的白發退卻/夏天的熱情正把失落的童心拾起”,“飛過網的汗珠,卻是我們複蘇的欣喜”。讀著這些詩行,使我們的心頭隱隱作痛,產生強烈共鳴,不由陷入深思。接著,我們又聽到這樣友善而親切的聲音:“嗬,年輕的同學/但願你的路沒有我們額頭上那麼多坎坷/但願你的中午比早晨輝煌壯麗”這是麵對曆史的沉吟,這是痛定思痛者真誠的祝願,這是超越自我的高尚情懷和感情升華。

寒山的詩,不乏好的創意和佳句,在表現形式上亦有獨到之處,但我覺得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質樸無華、娓娓傾訴的詩句底下,湧動著一股與時代氣息相印的、難以抑製的激情,具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詩集中“山水寄思”、“心之曆程”,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撫今追昔,有穿越曆史時空之深邃;“人生絮語”“校園往事”,以大見小,狀物言誌,寓情於景,有對人生哲理的某種思考和揭示,而絕無故弄玄虛、無病呻吟。我想這也正是寒山這本“習作”的可貴之處,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詩作的成熟。如:《映山紅》不僅塑造了如豆蔻年華美麗少女般的鮮明形象,而且以凝重的筆觸熱情讚美了映山紅那種甘於寂寞、不屈不撓的頑強生命力及其獻身精神,“於是,總將一雙纖細的手伸出草叢/抓住每一縷陽光,啜飲每一粒朝露/把根紮入更深的泥土/默默地吸收,默默地醞釀/憋足了勁兒,等待嗬/等待一個繁茂的花期”。再看看那位大雁塔前“來自很遠、很遠/仿佛穿過幾十個世紀的烽煙”,“把佝僂的身軀彎下去、再彎下去/跪在香爐前的蒲團上/讓記憶和靈魂,在偶像前/接受最後一次審判”的《老婦》吧,不由你不心靈震撼!

十多年過去了,寒山已經以其優秀的表現和才幹成長為一名省級銀行的領導幹部。他十多年前的詩同十多年前的他一樣,自然還有不成熟之處,今天讀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那時的局限性,但我相信,《往日情懷》的出版,無論對其本人,還是讀者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注:本文原載2001年2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寒山詩集《往日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