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與乘車(2 / 2)

自然,與司機熟的人是可以連擠也用不著的,當別人還在費勁較勁時,他或她早已從司機的門上去了,占好了最好的位子,又占好了供親朋好友熟人享用的位子,然後喜滋滋樂悠悠地看眾人如蟻般擁擠,那種高人一等的滋味在心頭,就使人特別地感到舒暢。

不幸因不善擠或雖善擠但拖兒帶女或遲到一步而未占得位子者,隻好立著,雖比坐著的名義上顯高,心理上卻低人一等了。但無可奈何,除非你是資曆頗深的長者或病懨兮兮的弱者,才可能有善心者讓出一座。然如今讓座之風已讓位於爭座之風從而日漸西下了,所以大多的,隻有站,站著等新位子的騰出。

但能否坐到座位,絕非能力所能濟,即不會因為你是博士碩士教授功臣有發明獎優秀獎而能優先,全靠你的運氣。如果你身邊的那位從始點坐到終點,而別處騰出的位子又有近水樓台者先得,那你就隻有從上車站到下車了;就是離你最近的那位下了車,但如果他或她還有親朋好友熟人在車上,或是與他或她同座的那位有親朋好友熟人在車上,你也隻能繼續站下去;就是離你最近的那位下了車,他或她或其同座也沒有親朋好友熟人在車上,但車上另有人雖離得比你遠,然嘴甜眼快見機及時遞煙善拉關係套近乎,那位子也沒有你的份。當然,短途車上很少見到沒關係拉關係者,但長途車上卻是時常見到的。參照到乘車之外,比如你隻想在某單位待個一年半載,那你乘的是短途車;而如果你想在某單位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幹下去,那你就是乘的長途車了。

人在沒占到位子前,對有位子者一副和氣相,企望別人照顧一下,勻出半邊屁股的空間來;對與自己一樣沒位子者也能和平共處,有談有笑共度等待位子的無聊的時光。而一旦擁有了位子,便神態頓改,藐視傲視起曾與自己一樣沒位子而今仍舊沒位子的人來了,生怕別人來沾自己的光,更是為了顯示自己有了位子後的優越的地位。

車上是很擠,且一般說來人人都不希望擠,但如果你的身邊是幾位讓你賞心悅目的異性,或者你是一個渾水摸魚的扒手,那你是希望越擠越好的了。可見隻要有利可圖,壞事亦可當成好事。

大家在同一輛車上時,目標相同,所以是旅伴,雖不排除也有因某事而爭嘴鬥力者。下了車,各奔東西,就大不一樣了,而且,彼此也許永不再見,也許再見了不能再識,就是再見了再識了,也各自驚異起對方的變化或不變而感歎人生無常來。所以,車站便是你選擇下一步去向的關鍵點,你如果目標既定,那還好辦,否則,就既要慎重又要果決。人生一世一同此理。人生猶如彈跡,瞄準時失之毫厘,目標也許就差之千裏。每一個車站即是給你的一次瞄準的機會。大家生下來時,赤條條光溜溜無甚區別,經過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兒時相差無幾的好友,各自有了殊異的前程。工作之後的漫長歲月,我們更是一步步地不同了。畢業後若幹年後回母校參加校慶的情景最能說明。原來都是在台下聽課的,現在卻大多的仍然在台下而有的在台上高傲成貴賓狀了。所以有一首歌唱得好:在人生的過程當中,有無數的車站……

回顧人生,不也正如乘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