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的黃巾軍大起義拉開序幕後,是一呼百應、應者如雲,起義大軍取得了無數的勝利,所經州縣紛紛投降。起義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冀州、潁川和南陽這三個地區,冀州地區的起義軍由張角兄弟直接進行指揮;潁川地區的起義軍由波才指揮;南陽地區的起義軍則由張曼成指揮,把矛頭直接指向東漢的都城洛陽。一時之間朝廷上下震動。
起義軍如此大的聲勢,可是這時候漢靈帝卻一點都不知道。他正在宮內玩得高興,猛然之間聽說了黃巾起義的消息,害怕極了,但是害怕是沒有一點用的,還得硬著頭皮去麵對。他首先停止了自己的娛樂活動,因為如果人家造反成功,自己就再也沒法娛樂了。然後他馬上召集平日裏什麼都不幹、白領工資的政府高官都到朝堂商量對策,問他們怎麼辦?
一時之間群臣無語,後來還是北地市市長皇甫嵩提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主意:首先,馬上調兵遣將,先加強洛陽周圍的防衛力量,有力保證都城的安全;其次,加強各地重要關隘的防守力量,把國庫裏的錢都拿出來犒賞軍隊,把皇宮西園裏的那些馬都發給軍隊做戰馬。再次,解除加在黨人身上的禁令,號召天下有才能的人都出來為國家效力,都去從軍,討伐黃巾軍。第三條辦法實施後,許多潛伏在民間的英雄豪傑開始踴躍參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後來在桃園結義的劉關張三兄弟。
隻有辦法是不夠的,還得真刀真槍地去打。於是朝廷作出決定,派北中郎將盧植先生率軍去冀州鎮壓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先生、右中郎將朱俊先生一起去潁川鎮壓波才。這時候曹操也經大宦官蹇碩推薦,被皇帝任命為騎都尉,也就是騎兵司令,從一個文官變成了一個武官。當然,官升了,工資也相應地漲了,由現在的年俸600石變成了2000石,率領軍隊和皇甫嵩、朱俊一起到潁川去攻打黃巾軍。
說到這裏,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個蹇碩和曹操不是大仇人嗎?蹇碩的叔叔不就是死在了曹操手裏嗎,他怎麼還會推薦曹操呢?他是變成好人了,還是吃錯藥變傻了?其實蹇碩之所以會推薦曹操,就是想借黃巾軍的刀殺掉曹操,因為他覺得黃巾軍很厲害,曹操根本就不是黃巾軍的對手。因為曹操本來就是個文職幹部,突然被發配到前線,做戰地指揮官,打勝仗和生還的幾率不大。
然而曆史證明他做錯了,他給了曹操一個揚名於軍界的機會,給了曹操一個證明自己軍事才能的機會。
一戰成名
這一年曹操30歲,他第一次穿上了軍裝,可惜當時沒有照相機,沒有能夠留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那一幕。曹操人生之中的第一仗打得很漂亮,當時曹操和皇甫嵩、朱俊這支軍隊麵對的敵人是黃巾起義軍中最厲害的一支軍隊,由波才和彭脫率領,異常剽悍,是一群亡命之徒。這時候他們已經進軍到距離洛陽還不到300裏的地方。
開始時右中郎將朱俊的3萬鐵騎並沒有把這群泥腿子放在眼裏,貿然發動進攻,想不到這3萬鐵騎卻抵擋不住這群泥腿子的攻擊。為什麼正規軍還打不過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的泥腿子呢?因為當時是赤地千裏,遍地白骨,黃巾軍起義的目的就是要讓全家老少吃飽飯,所以打仗的時候不太可能把全家老幼丟在後方,當時都是隨軍作戰的。這樣一來,黃巾軍打仗都是很拚命的,如果不拚命就沒飯吃,打不贏全家老少就得死,所以不得不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