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朱俊的軍隊被黃巾軍打得丟盔卸甲,哭爹喊娘,全麵敗退。他們這一退不要緊,他們囤積軍事物資和糧草的後勤供應基地長社城(今河南長葛東北)就這樣暴露於敵前,然而城中隻有左中郎將皇甫嵩先生率領的步、騎兵3000多人,眼看寡不敵眾,不免人亡城陷,所有的糧草物資就要送給敵人。
黃巾軍將領波才是張角麾下的一員悍將,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趁著大勝餘威不失時機地帶領全軍傾巢出動,十幾萬人把一個隻有3000守軍的長社城圍了起來,就像鐵桶一樣,並當眾承諾部眾:攻破城池之後,士兵們可以公開搶劫3天,搶到的東西全歸自己所有。將士們每個人都歡呼雀躍,攻城的時候人人前仆後繼,奮勇爭先,個個都舍命求財。
而那左中郎將皇甫嵩先生卻是一個非常會帶兵的帥才,平日裏對自己的屬下是恩威並重,雖然這時候手裏的兵很少,而敵人很多,但是卻能夠像平時一樣鎮靜,一點都不慌張。憑借著牆厚城高、上下一心、將士效力,勉強守住了長社城。可是畢竟敵眾我寡,時間長了就會支持不住。城裏的軍民在熱切盼望援軍的到來。
隻是不知道援軍什麼時候能到,滿城軍民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這就是指揮著5000羽林軍的騎都尉曹操先生。
那麼這時候曹操在哪呢?他能不能成功援救城裏的人?此時的曹操正率領著5000羽林軍悄悄地靠近了長社城,離波才率領的黃巾軍構成的最外圍的包圍圈已經不足10裏。曹操沒有貿然發動進攻,他熟讀兵法,知道敵強我弱,敵人又是新勝之軍,剛剛擊潰了朱俊的軍隊,現在士氣正盛,如果貿然進攻,肯定會慘敗,就和飛蛾撲火差不多。況且自己帶領的軍隊長途奔襲,現在已經是人困馬乏。人是鐵,飯是鋼,不光手下的士兵需要吃飯、需要休息,戰馬也需要喂飲和休息。
於是他果斷命令士兵停止前進,憑借著一大片樹林的掩護,他們依傍著從林中流過的小河建立了一個臨時應急的營寨,臨河結寨就是為了解戰馬之渴。隨後他又派人去了解城內的情況和敵軍的情況,他得到了這樣一條消息:長社城已經被圍攻半個多月了,敵人多達10萬之眾。
這下子曹操放心了,因為長社城還沒有被攻破,他對守城的皇甫嵩先生十分有信心,知道他是個足智多謀的將軍。這樣一來,曹操就不急於進攻黃巾軍了,他需要找一個最佳時機發動進攻。然而,曹操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卻是解除士兵普遍存在的怯敵心理,因為朝廷的軍隊早就聽說黃巾軍打仗很厲害,好像還聽人說黃巾軍的戰士是打不死的,所以士兵們普遍存在一種畏敵心理。
針對這種情況,曹操派出了兩隊騎兵去攻打外圍的黃巾軍,殺了一些黃巾軍,還生擒了十幾個。後來,曹操當著全體將士的麵,命人斬殺了這十幾個黃巾軍,將士們看到黃巾軍並不是傳說中的刀槍不入,也能殺得死,沒什麼好怕的,所以原來的那種畏敵心理就煙消雲散了。而黃巾軍的首領波才獲悉自己的軍隊被攻擊的消息後,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這些人隻是被他擊潰的朱俊的殘部,在背後搞一些騷擾活動,就沒有理他,也沒有派兵去追擊。
話說城內的皇甫嵩先生得知了城外圍城的黃巾軍有異動,就知道是援軍到了。這時候他抓住了敵人的一個足以致命的漏洞,毅然發起了反攻。
那麼,城外的黃巾軍有什麼漏洞被皇甫嵩抓住了呢?原來黃巾軍的營寨是用草編成的,可以說是以草結寨。皇甫嵩先生高興極了,心裏麵很是看不起這些泥腿子,嘲笑他們連《孫子兵法》也沒讀過,沒文化真可怕啊!於是就選了一個刮著東南風的夜晚,向敵人發動了火攻,城外的黃巾軍根本沒想到城裏的守軍敢反攻,更沒想到會發動火攻,於是這次他們真的抵擋不住了,開始四散奔逃,潰不成軍,被燒死、殺死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