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踏入官場,幹勁十足(3)(2 / 3)

就在這時,曹操已經準確判斷到城裏的軍隊發動了反攻,而且還是火攻。他已經及時地把自己所率領的5000騎兵成功地織成了一張大網,牢牢地堵住了黃巾軍南逃的必經之路。已經根本不用做什麼戰前動員了,5000名羽林軍每個人都憋足了勁,都想憑借這場戰役來升官發財。

誰都想痛打落水狗,每個人對此都非常有興趣。這時候朱俊先生也帶領他的殘餘軍隊加入了戰鬥。就這樣殺到最後,據不完全統計,這場戰役斬殺了幾萬名黃巾軍。因為這一路起義軍對東漢朝廷的威脅是最大的,結果最先被鎮壓下去,對全國的戰局影響很大。此後,形勢開始發生逆轉,南陽、冀州的黃巾軍在東漢政府優勢兵力的不斷圍剿下,變得越來越被動,最後終於力量不支,被東漢軍隊各個擊破。

黃巾起義軍的主力被鎮壓下去以後,其他全國各地的黃巾軍還是繼續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曹操後來還曾經多次率軍與黃巾軍作戰,這是後話,在此就不多說了。

這次軍事行動讓曹操完美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向世人證明自己不但能文,而且能武。這一仗之後,曹操成功地跨入了軍界,成為一名年輕有為的傑出將領。至此,曹操人生的第二把大火被他成功地點燃了,他已經成為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雷厲風行的濟南國相

因為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勞,皇甫嵩先生被加封為都鄉侯,朱俊先生被加封為西鄉侯,曹操也在這時候被提升為濟南國相。應該說這時候曹操已經實現了年輕時的願望:年輕時的曹操想做漢朝一個州郡的首長,想在一個州郡的地盤上去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現在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年輕時的願望,得到了一個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

漢朝沿襲了秦朝的郡縣製,但又怕劉姓子弟的勢力太弱,如果有外人造反,那怎麼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朝政府同時還把一部分劉姓子弟封為藩王,到自己的封國就職,再把一部分有功的人封為侯,也給他們一些封地,當時的人把這些封地叫作“郡國”。東漢的時候,王國的封地就相當於一個郡大小。

按照政府的有關條例規定,被分封的藩王隻可以享受封地內的各種賦稅收入,並沒有一點行政權力。一個封國的國相就是中央政府委派到封國處理地方政事的官員,職位和年俸2000石的郡太守是一樣的,相當於現在濟南及其周邊十幾個縣市的最高行政長官。曹操馬上就要上任的濟南國不是一個容易混的地方,他的合作對象是濟南王劉康,這個人可是個十分猖狂的王爺。前幾任國相都是敷衍了事,到了任期就趕緊走人,平日做事都是得過且過。

為什麼說濟南是一個不好混的地方呢?除了有濟南王劉康這個不好伺候的主之外,濟南所屬的10個縣的大小官員對上勾結朝中的高官權貴和宦官,對下則貪贓枉法,勾結地方豪強,倚仗權勢禍害鄉裏,魚肉百姓,弄得聲名狼藉。因為他們的勢力很大,所以前幾任國相都拿他們沒辦法,也不敢管。

但是曹操可不管這套,因為曹操出身於地位不高的宦官家庭,自己又不是什麼隱居在深山老林,可以提高身價讓政府前來禮聘的名士高人,因此他自從舉孝廉從政後常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本事的人。他非常渴望得到一個郡太守的職位,以便自己能夠實踐平生的政治理想,做出一些政績來樹立起自己的聲譽。所以他在洛陽市北區公安局局長、頓丘縣縣令以及議郎的職務上都是力圖有所作為,而如今已經如願得到了一個相當於郡太守的職位,他又怎麼會退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