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在亂世中站穩腳跟(2)(2 / 3)

呂布原來不是跟著董卓嗎?怎麼會答應來到張邈這裏做兗州牧呢?原來這時候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呂布是內蒙包頭人,是個體力過人、武藝高強的猛士。但是這個人卻不是什麼好人,開始的時候是並州刺史丁原先生的部將,跟隨丁原在洛陽駐防,後來董卓來到洛陽後就收買呂布殺死了丁原,呂布就投靠了董卓,還升了官。

因為董卓殺了太多的人,怕被別人報複,就讓呂布做起了自己的貼身保鏢,兩個人還發誓以父子關係相處。但是後來董卓因為一點小事情竟然想要用戟擲殺呂布,雖然沒成功,但是呂布從此之後就對董卓深深不滿。又因為他和董卓的一個侍婢私通,所以很怕董卓發現。

正在他十分害怕的時候,碰巧司徒王允想要謀殺董卓,就收買呂布做了內應,後來呂布就把董卓給殺了。殺了董卓後,呂布被董卓的部將報複,沒有辦法在長安立足了,就逃出了長安。呂布先是去投靠袁術,但袁術很討厭他,就沒搭理他。無奈,他又去投靠袁紹,還幫袁紹立了功。但是因為呂布縱容自己的部下搶東西,所以受到了袁紹的斥責和猜忌。

呂布沒辦法就脫離了袁紹,改去河內投靠張楊。袁紹怕呂布以後威脅自己,就派人去刺殺他,因為呂布武功很高,刺殺失敗了。呂布在途經陳留的時候,和張邈建立了聯係。就這樣,當張邈派人來迎接呂布做兗州牧的時候,呂布馬上就答應了。就這樣他們三個人一起發動了對曹軍的進攻。

趕跑呂布

話說曹操聽到消息後,就率領大軍從徐州前線日夜兼程趕往兗州,到達兗州後一方麵派人到手中僅有的三個縣去安撫人心,然後發兵圍攻呂布所占據的濮陽。呂布在開戰前沒能占據東平,切斷亢父、泰山的險要通道,去阻擊曹操,自動放棄了優勢,陷入了被動。

曹操看清了呂布的失策之處,對勝利充滿了信心,心裏不免就有些看不起呂布。然而,他忽視了呂布軍隊的戰鬥力,所以一開始就打了敗仗。因為呂布聽從陳宮的建議,率領騎兵去衝擊青州兵,青州兵抵擋不住,就率先敗退。呂布抓住機會大舉進攻,這樣曹操的軍隊被衝散了,曹操本人也受了傷,差點被俘虜。

第二次,曹操又親自率領軍隊,決定用夜襲的方式去消滅呂布駐守在濮陽西麵的軍隊。天亮的時候曹操已經把這支軍隊打垮,正準備回撤的時候,沒想到呂布親自率援軍趕到,於是雙方激戰了1天。最後曹操選定了一支以典韋為首的敢死隊,拚死衝殺才突出重圍,回到了營地。

這場戰鬥後,雙方又接連打了100多天,曹軍多次戰鬥失利。夏侯惇在戰鬥中左眼被亂箭射中,受傷失明。

這一年的夏天,兗州一帶鬧起了旱災和蝗災,糧食大大減產,饑荒蔓延,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呂布因為軍糧吃光了,沒有辦法再戰鬥下去,所以隻好退兵,先退到了乘氏,因為受到了當地地主武裝的襲擊,就又退到山陽。曹操的軍隊也同樣麵臨缺糧的威脅,無法再戰,隻好在這一年的九月率軍退回了鄄城。

曹操率軍退回鄄城以後,袁紹派一個文官做說客來找曹操,向曹操表示願意繼續和他保持關係。但是需要曹操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送到冀州的首府鄴城來居住,由袁紹派兵保護。其實就是想要曹操把自己的家屬送到袁紹那裏當人質。

在我國的古代,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相互敵對的勢力之間或者是不屬於敵對勢力的同盟者和上下級之間,出於某種政治上的考慮,實力比較強的一方會要求實力比較弱的一方把自己的親屬作為抵押品。一般我們都把這些人稱作“人質”,這樣去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控製對方,為自己所用。

袁紹本來是非常痛恨張邈和呂布的,但是他這次並沒有馬上派兵支援曹操。就算是在戰鬥最為激烈的、兩軍長時間對峙的時候,他也沒有發兵支援曹操。他就是想坐山觀虎鬥,等到呂布和曹操兩敗俱傷的時候,自己就坐收漁翁之利。現在又想以曹操送自己的家屬到他那裏做人質的代價,換取所謂的聯盟關係。其實就是想趁人之危,來個趁火打劫,在聯盟這麵大旗之下,堂而皇之地吞並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