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西征,登上人生的最高峰(1)(1 / 3)

南征北伐告一段落,閑不住的曹操又開始西進了。他用酷似影視劇情節的離間計瓦解了關中諸將的聯盟,接著南下漢中。陽平關一戰,贏得是啼笑皆非、稀裏糊塗。但你別管我是怎麼贏的,反正我贏了。曹操就此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加封為魏王。參拜不名、上殿不趨、劍履上殿、加九錫、封魏王、用皇帝的旌旗和儀仗、戴皇帝的帽子、坐皇帝的車子,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就是逼你造反

曹操在固守淮南,和孫權爭奪合肥的同時,還積極地進取關中和隴右,想在得到關中和隴右之後,進一步奪取巴蜀和漢中。

當時關中的主要割據勢力是馬騰和韓遂,他們的實力最強,雖然在名義上接受朝廷的節製,實際上是各霸一方,暗懷異心。曹操對他們十分不放心,早就想把他們解決掉。

公元208年,曹操在南征劉表之前,為了不讓馬騰和韓遂在後方搗亂,就以朝廷的名義對馬騰、馬超、韓遂進行封賞,還征召馬騰到朝廷做官,其實是把馬騰控製起來,不讓他們在曹操南征期間搗亂。後來馬騰就到了朝廷去做官,但是他讓自己的長子馬超統率自己的軍隊,防備曹操。馬超這個人驍勇善戰,很得人心,他的存在讓曹操很難受,想找個機會消滅以馬超為代表的關中諸將。

但是要消滅關中諸將,就必須先拆散馬超和韓遂的聯盟。於是在公元209年,曹操通過韓遂的心腹閻行給韓遂帶了一封信,大意是讓韓遂到朝廷做官,和曹操一起輔佐漢獻帝。結果韓遂沒有同意。閻行這個人因為受到了曹操的封賞和禮遇,所以就想投靠曹操,他勸韓遂把兒子送到曹操那裏做人質,可以減少曹操對韓遂的猜忌。沒過多久,韓遂就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許都。

因為馬超、韓遂這些人在名義上還是接受朝廷的領導,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如果直接進攻他們,在輿論上會對曹操非常不利。於是曹操就想借著出兵討伐漢中張魯的名義,逼關中諸將反叛,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他們。

曹操決定任命鍾繇統率大軍征討張魯,這個決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他們怕關中諸將認為這是曹操在以討伐張魯為名,借機進攻他們。果然,關中諸將紛紛起兵反叛。當時韓遂正在率兵討伐張猛,派了閻行留守大營。韓遂率軍回師以後,馬超就找到了韓遂,他對韓遂說:“曹操打著討伐張魯的旗號,實際上是想進攻關中諸將,我的父親現在被曹操控製著,您的兒子現在也被曹操控製著。我決定忘掉自己的父親,現在起兵抵抗曹操。也希望您能忘掉您的兒子,我父親和您是異姓兄弟,現在就請您把我當做兒子,和我一起出兵討伐曹操!”

韓遂答應了馬超的請求,也正式起兵反叛曹操。閻行想勸阻韓遂,韓遂根本不聽。

於是馬超積極聯絡關中諸將,一起反叛曹操。他們推舉韓遂為主帥,糾集了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這些人,一共是十路人馬,總共十萬軍隊,一起進駐潼關,阻止曹軍進入關中。

曹操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高興。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進攻關中了,他馬上任命曹仁為安西將軍,讓他前往潼關統率諸軍。臨行之前曹操對曹仁說:“關西士兵非常精銳強悍,你們應該堅守壁壘,千萬不要和敵人正麵交鋒。”

接著,曹操在安排好鄴城的留守事宜之後,在公元211年七月親自率領軍隊開往了潼關前線。

八月,曹操到達了潼關。他調集大軍,和馬超、韓遂等人在潼關對峙。很多人建議曹操精心選擇前鋒,和關中軍隊的長矛對抗,曹操說:“主動權在我們手裏,雖然敵人的長矛厲害,但是我會讓它發揮不了長處。”

曹操一方麵做出了要在潼關和關中的聯軍決一雌雄的架勢,一麵卻在考慮著怎樣渡過黃河,迂回到關中聯軍的側翼對他們展開攻擊。在此之前,曹操曾經派徐晃率領軍隊駐防在汾陰,撫定了河東,以強有力地保證西征能夠順利進行。這時候他把徐晃召了過來,向他征詢渡河的意見。徐晃了解了曹操的真實意圖,回答說:

“主公現在把主力部隊都駐紮在潼關,敵人的部隊也全部到這裏進行防守,並沒有分兵去防守蒲阪這個地方,可見他們是根本沒有什麼謀略的。請主公給我少部分精兵,讓我趁著這個機會渡過蒲阪津,到黃河的對岸去建立一個牢固的據點,從側麵去猛烈地襲擊敵人,這樣就完全可以把敵人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