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咬住孫權不放(2)(1 / 3)

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力量受損,所以積極地鞏固淮南。為了阻止孫權力量的發展,曹操又一次率軍親征,但是仍然無能為力,最後無功而返。那麼曹操北歸之後,會善罷甘休嗎?請聽下回分解。

固執己見的領導

公元214年七月,曹操回到鄴城後不久,經過一番準備後,曹操再次發動了針對孫權的戰爭。為什麼曹操剛回到鄴城就又發動戰爭呢?話還得從公元209年說起,曹操當時因為非常擔心孫權率軍侵略沿江的各個郡縣,於是就下令把這一帶的百姓全都遷往了淮河以北,結果反讓當地的百姓受到了很大的驚擾,很多人因此逃往了江南,歸附了孫權。

這樣一來,長江以西的大片土地一時之間變得人煙稀少,城邑都荒蕪破敗,導致合肥以南,隻剩下了一座皖城。曹操無奈之下重新部署了防務,任命朱光做廬江太守,率軍駐守皖城,帶領軍民大量開墾稻田,積貯軍糧,並尋找機會騷擾孫權。

公元214年五月,孫權手下的大將呂蒙建議孫權:“皖縣土地非常肥沃,如果水稻一直豐收下去,他們手中有了足夠的糧食用來招兵買馬,兵力就會大大增強。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對我們采取的守勢也就會變成攻勢,我們應該早點把皖城拿下來才行。”

孫權高興地接受了呂蒙的建議,沒過多久就親自領兵征討皖城。任命甘寧做攻城先鋒,在前麵進行督戰,命令呂蒙率領精銳作為甘寧的後援。部隊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吃早飯的時候就已經將城池攻破了,皖城太守朱光以及城中男女好幾萬人都當了俘虜。張遼得到了孫權進攻皖城的消息,從合肥率軍飛速馳援,走到中途的時候得知城池已經丟失,沒有辦法隻得原路返回。於是孫權任命呂蒙為廬江太守,把這次攻城所繳獲的人馬全部分給了他。

曹操得知了孫權攻占了皖城的消息,非常惱怒,打算再次南征孫權以報此仇。當時北方地區連續下大雨,道路十分泥濘,大多數將士都不願意出征。曹操了解了這個情況,恐怕有人前來勸阻自己,於是就提前下了一道命令:我將要東征孫權,誰要是敢勸阻,就殺了他。

曹操的秘書賈逵看到情況不太妙,就對另外三位秘書這樣說:“丞相已經下了這樣的命令,但現在又確實是不適合出兵,我們應該出麵勸阻!”

於是賈逵自己就先起草了一個意見書,拿著意見書給其他三位同事看,三個人實在是不好意思不簽,無奈之下隻好都在意見書上簽了名,然後他們一起去見曹操。曹操看完意見書後勃然大怒,馬上下令逮捕了賈逵這些人。曹操問究竟是誰出的主意,賈逵回答說:“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出的主意!”說完,自己就邁著大步向監獄走去。獄吏因為賈逵是曹操的秘書,沒有馬上給他戴上刑具,賈逵卻說:“你得趕緊給我戴上刑具。不然的話,就會有人懷疑我在丞相身邊工作,就讓你不給我戴上刑具。我敢斷定,一會兒就會有人來這裏檢查的!”

果不出賈逵所料,獄吏剛給賈逵戴上了刑具,曹操派來察看的人就到了監獄裏。

過了幾天,曹操的氣消了,就派人放了賈逵。但還是堅持要南征孫權。曹操於這年七月率領大軍踏上了征途,留下兒子曹植率軍駐守鄴城。這個時候劉備已經占領了益州,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經形成,以武力討伐孫權的時機並不成熟。

因此,曹操在出發之前,參軍傅幹先生再次出麵勸阻曹操,說:“現在孫權集團擁有長江之險,劉備集團擁有崇山之阻,很難用武力征服他們,卻比較容易用浩蕩的恩德去安撫他們。我覺得應當暫時止息兵戈,休養生息,再大封功臣,這樣我們境內的人心就可以慢慢安定下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大力興辦學校,逐漸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這樣做,境外的人就都會自動前來表示歸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