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們和父母相約去幫他們種菜。早上,七點鍾我們一家三口打的來到父母家。吃罷早飯,父親發動了自己的電動轎車,準備出發。車雖然不大也不貴,但是父親對此車卻已羨慕許久,我們做子女的和母親都反對他買車,因為父親畢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父親堅持,我們隻好同意,於是父親有了自己的愛車。車買來,父親竟然高興得如孩子般得開著車滿街轉,時常還帶上孫子、外甥們去兜風!
父親的車上的農具一應俱全,糞筐、鐵鍬、鉤刀子、地膜以及各種蔬菜的種子。我們上了車,母親卻在後麵磨蹭,原來她是去帶水、奶和厚衣服之類的東西。車行駛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路邊的野菜早已吐綠,到處生機勃勃,滿眼看不過來的驚喜。很多鄰居的地裏已整整齊齊地蓋上了地膜,種上了自己的希望。終於到達我家的地段,十幾年沒來過自家的這塊地裏(原先承包出去,現在父親又收回大約一分地),周圍已大變了模樣,我幾乎認不出來了!
剛才風還很小,誰料想,這一會兒的功夫,竟是越起越大。父親說:“風大,不能種了!”“種吧,好不容易來了!”我在堅持。“你們不冷嗎?”奧,我這才明白,父親是在擔心我們的冷暖呀!“沒事,我們不冷!”母親則抓緊拿出棉衣,給兒子穿上。一邊給兒子穿,還一邊說:“熱了帶衣裳,飽了帶幹糧,俗話是不會錯的!”我嘴上雖說是不冷,但身上卻有些哆嗦,我和老公都想立即動手幹活,出出汗,好暖和暖和。我們把必要的農具帶上,到了地裏,父親先打上直線,然後用鐵鍬挖坑,兒子點豆,我埋土,老公和母親蓋地膜。由於風太大,真有欲攜地膜上天之勢,大家齊心合力,終於蓋好了一壟。
風越刮越大,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幹起活來實在有些吃力,父親又看我們很冷,堅決地要求回家。於是,我們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父親帶著我們兜兜轉轉,看看這家的地,瞧瞧那家的莊稼,一路又來到自家的另一塊地裏(大約兩分地),這裏種了幾壟蒜,幾溝蔥,一樣的鬱鬱蔥蔥!雖然其他的地都還沒種上什麼,但早已被勤勞的父母親整理平整,施上底肥,隻等天一暖和,立即種植。地邊,有零星的薺菜,母親手拿鉤刀子,靈活的在地裏挖著。一邊挖著,一邊絮叨,“六零年人餓的時候,連它都吃不到呢!”由於薺菜很小,很嫩,我用手一挖,立即碎了,而且風太大,一人也不好操作。於是,我從母親手中拿來鉤刀子,我挖,母親拿著袋子,一塊小地,一會兒就挖完了。於是,上車,再走一段,我又看到一處,旋即下車,再挖一陣,這樣換了三個地方,終於挖了一大袋子。
老公、兒子和父親在車裏早已等得不耐煩,於是驅車回家。
中午,我把母親早泡好的黃豆、芝麻、花生等放在豆漿機裏打豆漿,母親和姐姐在摘薺菜,母親然後把薺菜上鍋蒸巴拉子。一會兒,姐姐接了個電話,有事要出去,母親在她身後追問到哪裏去。“不遠,你問她去哪裏,幹什麼?”我問道。“你姐沒穿厚衣服哩。”我心中一動,是啊,不論我們有多大,在母親眼中,我們都是孩子。做飯的間隙,母親不時的和我訴說姐姐住得離她近的種種好,以及父親的種種不是。我知道,母親需要的是訴說和一個適當的聽眾,而我正合適!就這樣,我一直笑嗬嗬地聽著,直到又外出兜風的父親回來,母親的訴說也嘎然而止!
父親竟然又買回了新鮮的鯽魚,母親立即動手拾掇。“太麻煩了,你們晚上再做吧,中午的菜夠吃的了,”我勸道。但父親、母親都堅持要做,因為他們都深知,魚是我的最愛,為了我,他們不怕麻煩。
每周的雙休,是我們工薪階層所最期盼的。對我的母親和父親來說,也是他們最期盼的。他們期盼我們一家三口前去吃頓飯,說說話,享受一番。一周一去父母家,幾乎是雷打不動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想讓父母親有過多的牽掛與等待。他們不需要什麼山珍海味,也不需要什麼金銀財寶,他們需要的就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去走走,常去看看。因為一家人能不時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是父母們最大的願望呀!
是啊,別讓我們的父母感到孤獨!有空時的您,請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