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雖不是高級動物,但卻是很優秀的動物之一。它之所以能屹立於動物界的大家庭中,是因為它們具有許多其他動物不具備的優良品性和精神。狼總是雙目低垂,神情坦然,不發怒,不倦怠,不虛張聲勢地吼叫,不會絕望地昏睡,更不屑於低三下四向人們乞討食物。它那富有彈性的腳步和充滿活力的肌肉總是透露出鮮明的節奏感;它在籠子裏不停地來回走動,不卑不亢,無休無止。這使人感到,狼的信念始終不滅,它時刻在準備著破籠而出,有一種不返山林誓不罷休的精神和決心。
狼的體型特征因生存環境的不同而差異較大。生活在北方地區的狼個頭大,皮毛較厚,體重可達60千克;生活在南方地區的狼體型相對要小得多,體重一般不超過30千克;生活在中東地區的狼體重甚至隻有14千克左右。包括尾巴在內,狼的體長大約1.4~2米。狼站立時肩高平均65~95厘米。生活在南方地區的狼習慣單獨活動,不群居;生活在北方地區的狼在獵物豐富的夏秋季節單獨活動,冬季時集群活動,合作出獵。狼雖然凶殘,但同類間卻很少自相殘殺。狼的食量很大,一次能吞吃十幾千克的肉。生活在北方的狼會組成狼群共同生活。狼群通常包括一對成年狼和它們的後代,大的狼群還可能包括它們的親族。狼群一般會隨著小狼崽的出生和成長而逐年擴大。狼家庭組建的第二年,狼群便會有6~9個成員了,狼崽在狼群中一直呆到長大成年。
狼是典型的食肉動物,盡管在迫不得已時也吃草、果子甚至蘑菇,但肉還是它們最理想的食物。為了生存,它們必須捕獵其他動物。狼不僅捕獵兔子、老鼠等小動物,更喜歡捕獵鹿、馴鹿、駝鹿等龐大的獵物,以保證在長時間內享有食物。在夏季,狼的食物98%都是比河狸還要大的獵物。在冬季,狼的食物中大獵物所占的比例則更高。
狼主要以有蹄類動物或有蹄哺乳類動物為捕獵對象。狼的食物的種類還與狼的生存環境有關。生活在北方的狼不僅捕食駝鹿、馴鹿和麋鹿,有時也能捕到野牛等剽悍體壯的大個頭獵物,但通常是老、弱、病、幼的動物,因為這些動物更容易捕捉到。聰明的狼群經常長途奔襲尋捕大型獵物中的弱者。同時,狼也捕食河鯉、豪豬、野兔、兔子、蛇,以及鴨子、鬆鵝等動物。
狼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不同於虎和豹等猛獸單打獨鬥的捕獵方式,捕獵是靠集體的力量。狼群在捕獵時,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協作,齊心協力用集體的力量戰勝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許多動物並不怕單獨行動的狼,單獨行動的狼也往往會成為其他大型食肉動物的美餐。但是一群狼,一群有著團隊精神、嚴密組織與配合默契的狼群,足以讓獅、虎、豹、熊等猛獸膽戰心驚。為了協同作戰,狼群有著嚴明的組織和具體的分工。捕獵時,分工明確,步調一致。同時,狼群又有嚴格的等級劃分,低級的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上級,以保證行動統一,最終完成捕獲獵物的任務。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狼好像非常明白大自然的生存原則。為了在殘酷的動物界生存下來,富有進取精神的狼從不守株待兔,而是認真主動地觀察和尋找目標和獵物,主動攻擊一切可以攻擊和捕獲的對象。狼群在捕獵時會遇到獵物的拚死抵抗,一些大型獵物甚至還會傷及狼的生命。但隻要鎖定了獵物,不管奔襲多遠的路程,耗費多大的體力,冒多大的風險,狼群是不會放棄的,不捕獲獵物誓不罷休,永不言敗。敏銳的嗅覺使狼更善於抓住捕捉機會。狼在活動中時刻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非常注意觀察自己周圍的環境變化,留意任何一個在視線範圍內出現的對手和獵物,絕不放過任何一次進攻的機會。在各種惡劣環境和條件下,狼群總是能捕捉到獵物,表現出超強的生命力和適應力。
當然,狼在追捕獵物時也常常會有被獵物踢死、踩傷的危險。尤其在追捕比它們強大的獵物時,情況更是這樣。有時,狼還要泅水過河追逐獵物,這樣就常有被急流吞沒淹死的危險。另外,在獵物稀少的季節,狼也可能被餓死。同時,自然災害也會給狼群造成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