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獺屬於鼬科動物,跟陸地上的黃鼠狼是親戚,但它們可比黃鼠狼大多了。成年海獺體長1.3~1.5米,體重在30~45千克左右。為了在水中生活,它們在體型上跟陸生的親戚有著很大的不同,長著小小的腦袋,小小的耳殼,滾圓的軀體。最突出的變化是後肢,長且寬扁,趾間有蹼,像鰭。在遊泳時,它們用後肢交替地扒水,產生向前的力。尾巴很長,約占身體的1/4,遊泳時可以當舵用。
海獺身上對人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它的皮毛。它們生活在水中,海水的傳熱比空氣要快4倍,而海獺沒有像鯨那樣厚厚的皮下脂肪層可以保暖,它的皮下脂肪僅占體重的1.8%,但是海獺有一身天衣無縫的厚厚的皮毛,同時皮毛上塗遍了一層脂肪,即使是潛在深水裏也能滴水不透。海獺身上有剛毛和絨毛,絨毛細致而柔軟,而且非常厚密,每平方厘米有毛12.5萬根,我國東北的貂皮雖有皮毛之王美稱,但海獺皮毛比貂皮還要密4倍。用海獺皮製成的衣服是禦寒的極品。
與大多數種類的海獸一樣,海獺喜歡在寒冷的水中生活。海獺生活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科曼多爾群島、千島群島等非常有限的海岸礁岩區域,因為那裏生長著它們喜歡吃的海膽和貝類,而且還生長著成叢的大型海藻,是海獺躲避天敵虎鯨和大型鱉魚襲擊的天然保護林。海獺除吃東西以及整理身上的皮毛和給幼仔哺乳外,其他的時間則采用仰浮的姿勢躺在水而上。海獺擅長潛水,經常潛到3~10米處活動,有時潛到50米深的海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不到陸地上活動,也從不遠離海岸。夜晚,它們能在海麵上過夜睡覺。非常有趣的是,睡覺以前,它們先在海藻叢中打一陣滾,讓海藻密密地纏住身體,然後就可放心大睡。也不必擔心,它們睡著了以後不會被海浪衝走。
與其他海獸相比,海獺的遊泳速度算是比較慢的,每小時僅有10~15千米。遊泳的時候,它們要將頭部露出水麵,後肢與尾巴像槳一樣搖來擺去地劃水前進。仰泳的時候,它們將前肢搭在胸前,隻靠尾巴在水中緩緩地擺動。有時它們會潛入海底尋找食物,可以潛到100米深,並且在水中堅持20~39分鍾。跟其他海獸一樣,海獺在水中非常自如,一到了岸上胖胖的身體就顯得有些笨拙了,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像個醉漢。海獺很喜歡雪,如果吃飽了心情不錯的話,它們會晃動著圓圓的身體,連滾帶爬地來到不高的斜坡上,然後再像小孩滑滑梯一樣一滑而下。這種遊戲讓它們很興奮,常常能一連玩半天。
海獺的一生都在繁忙之中度過,從天亮一睜眼,一整天都是不閑著的,所以它們的新陳代謝速率是很高的,需要很多食物才能維持它們的能量消耗,它們每天所吃的食物量能達到體重的1/4~1/3。
海獺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長的貝類、鮑魚、海膽、螃蟹等,有時也吃一些海藻和魚類。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海膽,但海膽的殼很堅硬,靠牙齒是絕對咬不開的,海獺們就想出了一個很聰明的辦法,在水下揀起海膽把它們夾在前肢下邊鬆弛的皮囊中,皮囊裏一次可以裝25隻海膽,皮囊裝滿後,海獺飛快地浮上水麵、四條腿朝上仰遊著。它們把從海底揀來的拳頭大小的石塊放在胸前當砧石,用前肢夾著海膽將它在石塊上撞擊。過一會兒,它還要時不時地停下來察看一番,一旦發現殼敲破了,海獺便馬上將裏而的肉質部分吸食出來。如果用得順手的話,海獺會將這塊石頭保存下來,連續使用同一塊石頭來砸食物。吃飽之後它們會把石塊和吃剩了的食物放置在胸前進行體息。以前人們認為,除了人以外隻有類人猿才會使用工具,雖然這種看法有誤,事實上,海獺不但會使用工具,而且還會保存工具反複使用,在這一點海獺顯然勝過類人猿。
海獺除了會使用工具以外,還十分愛打扮,愛清潔。吃飽之後,它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梳理皮毛上,梳理的時候非常認真,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梳理。其實這種梳理不僅僅是為了漂亮,因為在砸吃食物的時候,他們的皮毛會給弄得蓬亂汙髒,毛絲都亂纏在一起,如果不梳理清潔,就會失去絕緣保溫作用,身體會受寒。梳理皮毛的時候還可以刺激促進皮膚下脂肪的生長,並使皮脂腺多分泌脂肪,在皮毛上塗上一層均勻的脂肪,達到既防水,又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