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1 / 3)

1924年歲尾,孫中山第15次訪問了日本。他從上海赴天津,隻是繞道日本,12月4日乘坐北嶺丸號輪船渡過黑水洋抵達天津。

孫中山下榻的地方是張園,是個有花園洋房的宅院。一路辛苦勞頓,在神戶講演又勞了神,一到達住處,孫中山感到倦怠,肝部又隱隱作痛了。

孫中山抱病坐在客廳裏,他麵容憔悴,很疲倦的樣子。

李烈鈞說:“張作霖在天津,無論如何應該見見他。”

汪精衛說:“他是地主,應盡地主之誼,來登門拜訪,怎麼倒該我們主動?”

孫中山說:“無所謂,我們不必爭這個麵子,兆銘,你就寫一封信,馬上給張作霖送去,約一個見麵時間。”

李烈鈞說:“當年劉邦與項羽會於鴻門,那可是想殺劉邦的鴻門宴,好歹有張良、樊噲同行,才化險為夷,總理去訪張作霖,也要有所防備,我們幾個都跟去為上。”

孫中山不屑地笑笑:“我不信張作霖有膽量擺下鴻門宴。”

汪精衛剛出去,馬湘來報:“馮玉祥將軍派親信鹿鍾麟專程由北京來拜見總理。”

孫中山說了句:“快請。”又向眾人揮揮手,眾人都散去。

少頃,一身戎裝的鹿鍾麟進來,向孫中山敬了軍禮:“京畿警衛總司令鹿鍾麟向先生敬禮!”

孫中山微微含笑,說:“快請坐,馮將軍他好嗎?”

鹿鍾麟坐下後,說:“馮將軍再三讓我向孫先生致意,他說對不起先生。”

孫中山說:“何出此言?”

鹿鍾麟說:“馮將軍說他輕信了段祺瑞,造成今天大權旁落的局麵,他本想來親自見你的,卻又怕連累了你,給你招禍,所以特派我來問候。”

孫中山說,什麼事情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馮將軍已經盡了力,不管出現什麼波折,中國的前途總會是光明的。請他轉告馮將軍,將來,中國還有借重於他的時候,望他好自為之。

也許,馮玉祥的初衷是接孫中山到北京來當政,他親手發動了北京政變,親自闖入紫禁城,把雖然倒了台卻還在那尺方天地裏當“皇帝”的溥儀趕了出去,他有權威抉擇領導人。

但在段祺瑞、張作霖的老謀深算權術中,馮玉祥上了當,在孫中山還在路上時,段祺端與張作霖達成了默契,搶先就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孫中山倒沒有說什麼,汪精衛、李烈鈞等人不免惱火,既是這樣,又十萬火急地電邀孫中山北上幹什麼呢?

這些當然是鹿鍾麟不甚明了,也不便插言的了。

12月4日下午,孫中山偕李烈鈞、汪精衛、孫科、邵元衝等人來到了張作霖的官邸曹家花園。

當汪精衛先行到門衛去聯絡時,卻大吃一驚,大門外崗哨林立,大門打開時,甬路兩側也站滿荷槍實彈的士兵,如臨大敵的樣子。

汪精衛跑回了孫中山旁邊,說:“張作霖不懷好意,你看……”孫科建議:“我們沒必要冒險,馬上返回。”

孫中山卻不在意地笑笑,徑直朝大門走去。

大家見他執意要進,隻好個個手按在手槍柄上,不離孫中山左右。

門口,張學良笑吟吟出來,說:“孫先生,我替家父出來迎接大駕。”

汪精衛是與張學良熟識的,那年孫中山派他到東北去與張大帥訂盟,就是與張學良天天打交道的。

汪精衛十分惱火:“漢卿,令尊大人好大的架子。是你們發專電邀我們北上的,孫先生到了天津,親自登門拜訪,卻又不出來見,這未免太過分、太失禮了吧?”

張學良急忙解釋:“對不起,他正在接待一位客人。”

孫中山等人在張學良陪同下來到客廳獻茶後,張作霖才邁著馬步一扭三晃地進來,他那禿頭、他那土匪一樣的作派都令人哭笑不得。

張作霖也不看眾人一眼,自顧坐到了主人的高座上,哼哼哈哈一陣,卻光撓禿頭不說話,人們總能看出他馬賊的背景來。

張學良過意不去,忙打圓場地說:“孫先生一路辛苦而來,一片為國為民之心,令人感動。我父親再三表達這個意思。”

張作霖這才懶洋洋地問:“孫先生到天津,那啥,軍警不是去接了嗎?”

孫中山忍著氣,說:“今日到天津,承蒙派軍警前往迎接,盛意可感,特來晤訪申謝。”

張作霖竟然打了個哈欠,樣子像犯了大煙癮。

李烈鈞、汪精衛等人都很氣憤。

孫中山說:“這次直奉之戰,全靠貴軍神威,擊敗了吳佩孚,推翻了曹錕、吳佩孚 ,這是可喜可賀的事。”

張作霖卻並不買賬,說:“總歸是自家人打自家人,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更談不上可喜可賀了。”

李烈鈞忍無可忍,站起來插言說:“事情雖是這樣,若不是把吳佩孚這些障礙民主的人物鏟除,國家人民有什麼前途可言?總理向你致賀,你怎麼還不高興呢?難道應當對你討伐嗎?

張將軍到底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

張作霖這才咧開大嘴笑了:“你說得對,我不是那……那啥,是牙疼。”

人們忍不住偷著樂起來。

張作霖說:“孫先生果然大度,有非凡的寬以待人的雅量,那啥,我佩服。”

孫中山說:“張將軍其實心裏是不歡迎我這時候來的,你澆水種的桃樹,豈容我孫中山來摘取?”

張作霖大笑:“你說的太……那啥了。我張作霖哪是那麼小心眼的人呢!再說,若說是摘桃子,你也有資格,那啥,你也澆了水呀。”

孫中山書歸正傳地說:“我到了天津,立刻向各界發表了3點聲明,想必你已經看到了吧?”

張作霖看了張學良一眼:“那啥,你怎麼沒拿給我看?”

張學良沒法配合他做戲,隻好沉默。

孫中山說:“那我就再秊嗦幾句。”孫中山簡述了要點。第一,與日本簽訂的21條以及一切不平等條約必須取消,他在神戶講演時明確提出了。第二,他到天津隻是休息幾天,之後到北京去,也沒有權位觀念,完全是為了促進召開國民會議,一俟時局初定,他便去歐美遊曆,促使各國取消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第三,對馮玉祥修改清室優待條件比較滿意。最後孫中山笑道:“你看,我孫中山值得你害怕,值得你戒備森嚴嗎?”

張作霖十分尷尬,忙說:“不是,那啥,都是下邊人胡鬧,”他轉對張學良發火,“媽拉巴子的,你怎麼弄的,漢卿,今後,那啥,要對孫先生好好款待,那啥,過兩天,我親自回訪先生。”

孫中山笑笑說:“我想,既然在我到達之前,你和段祺瑞已經達成了默契,你也未必對我這個不帶一兵一卒北上的人害怕。”

“那啥,”張作霖說,“你這張嘴……比千軍萬馬更可怕,你到天津,有上萬人去碼頭上歡迎你吧?”

汪精衛說:“張將軍說出了心裏話。”

張作霖說:“我還有心裏話。孫先生,我勸你把聯俄政策擱一邊去得了。各國公使都反對你倒向蘇聯,幹嗎犯眾怒呢?外國人也不是好惹的。我願意代你疏通,包在我張作霖身上,那啥,隻要你一句話,與俄國人斷交。”

孫中山感到好笑,說:“我奮鬥了一生,我期盼著外國政府支持我反清,可沒有一個國家真正支持過我。我一生都在師法西方,以西方為師,可老師總是打學生,我很傷心。現在蘇聯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卻又這樣,我孫中山叫他們嚇住,也太不夠朋友了吧?你張將軍不是口口聲聲說你最講義氣嗎?”

張作霖張口結舌,隻好說:“那啥,換茶!都涼了。”他把一口涼茶吐掉後,說:“我講義氣,你孫先生也不含糊,我看過你和蘇聯人越飛的聯合聲明,你挺看得起我。那啥,中東路的事,還讓我認可,老毛子不是好東西,搶了我們地盤太多了,江東六十四屯啥的……”

孫中山說:“沙皇俄國幹的壞事,你不能都記到蘇聯政府名下呀。”

“我說那啥,”張作霖說,“反正,你要和蘇聯勾搭連環的,我可和你要斷交啊!哈哈哈……”他是用玩笑話表達了他的真實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