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心願(1 / 1)

張老師在這所很偏僻的山區中學教了近三十年的書,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五十五歲那年,他辦了病退。

張老師原先是民辦教師,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教過小學,後來鎮裏開辦這所中學,張老師調過來教地理,一教就教了近三十年。學校規模不大,全校隻有他一個地理老師,所以從這所中學出去的學生他都教過。張老師雖然教得是副科,但他愛琢磨,課上得很好,世界各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礦藏物種,民情風俗,都在心頭裝著。上課的時候,他描形繪色,講傳說,道故事,每一堂課都能讓學生覺得如入寶山,流連忘返,再加上張老師人很隨和,他自己沒有孩子,對學校裏的每一個學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常從牙縫裏摳出錢來幫助學生,所以他教過的學生都很喜歡他。

山裏的中學也講升學率,張老師教的是副科,就從來沒有當過班主任,但是每個學生的名字他都記得,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他都了解;當然,每一個學生也都記得他。而且,來來去去的教師隊伍裏,張老師是唯一沒有離開過這所中學的,所以張老師竟成了這所中學的活的標誌。這個學校的學生,無論走出去多久、多遠,隻要回到家鄉,都要找張老師坐一坐,而張老師大多能將他們的姓名道出。每一次家裏來了以前的學生,他都很高興,總是要他們談各自所到之地的見聞,風土人情,礦藏物產,跟天文地理有關的他都極感興趣,也問得很仔細。有時他自己也會談一些跟學生話題所涉及地方相關的情況,於是學生都驚歎張老師去過的地方多,而他總是笑笑。

張老師終於要退休了,管教育的陳副縣長,教育局的劉局長都是他的學生,在歡送會上,陳副縣長、劉局長及教辦的負責同誌都來了,陳副縣長問他有什麼要求組織上幫助解決的,張老師說一切都好,沒啥要求。

回到家後,張老師將這事講給老伴聽,老伴說:“老骨頭,你咋不說你那個想法呢?”

張老師說:“那怎能說呢?”

半年後,張老師竟去世了。

陳副縣長、劉局長和教辦的同誌又來了。陳副縣長問了喪事的一些有關情況之後,又問張師母有什麼要求,張師母說:“啥要求也沒有……隻是……老頭子教了一輩子地理,其實連山門都沒出去過。他一直想去縣裏看看新建的公園,親眼看看那些稀罕動物、植物……以前,想著一百多公裏,挺遠的,沒那個時間,也舍不得花那個錢……退休了,本來念叨著要去,可是,又去不了了……”

陳副縣長鼻子一酸,眼前一片模糊:“縣裏的公園,建了有近十年了……”

第二年教師節,在陳副縣長的提議下,縣裏決定,由縣財政撥款,組織一個由長期工作在山區的老教師組成的旅遊團。縣裏特地邀請張師母,瞧,那個小心翼翼地捧一個黑色小方木匣子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