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神仙眷侶(2 / 2)

李青陽臉色一沉,叮囑道:“這情勢,革新變法是一句空話,兄長還得多隱忍幾年。”

張居正會意點頭,不再多言,他和恩師徐階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年少的裕王身上,隻是這一隱忍又不曉得要忍多少年。

該說的話都說盡了,李青陽方抱拳道:“兄長保重,請回吧。”

張居正眼神一黯,低沉道:“賢弟保重,活著回來!”

不久,艄公撐起幾條官船,滿載著精兵軍械沿運河南下,南來北往的船隻瞧見北鎮撫司的旗號,紛紛避讓,年輕的李青陽威勢之盛一時無兩。

數日後,臨清,陶館。

昔年落難漂泊的李二爺回來了,還當了錦衣衛的大官,消息如同炸彈一般炸開了,帶起一圈一圈的漣漪,在臨清碼頭很快便傳開了。這樣離奇曲折的經曆,口口相傳,更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陶館縣,李氏老宅。

李青陽衣錦還鄉,重開祠堂,並張羅著籌備大婚。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家道中落的臨清李氏恢複了往日的榮光。知縣,知州都陪著小心,生怕開罪了這位錦衣衛新近躥起的實權人物,得罪了他,隨便構陷個什麼罪名,可就烏紗不保了。無仇無怨,李青陽自然不會去構陷誰,卻也不必給麵子,鐵塔一般的親兵毫不客氣,將知縣知州的轎子擋在了門外,誰也不見。

祠堂重開這一天,李府門外的街上又擺開了流水席。

來吃流水席的街坊四鄰,鄉紳父老擠的滿滿當當,恍然如夢,當日四貞中進士時,也是這般熱鬧喧囂。

數日後晴天,大清早的,李青陽就象個木頭人,被一幫丫鬟姑子打扮擺弄,該出門迎親了。披紅掛彩,騎在高頭大馬上,左右親兵個個挺著肚子做威武壯。李二爺大婚可是大事,早有臨清百姓沿街圍觀。

陳妙玉是個孤兒,自幼生長於揚州,便由郭玉茹,郭槐兄妹陪伴,坐在官船上等著嫁娶。

前麵爆竹聲響了起來,青陽收拾心思,打起精神,哈哈一笑帶著一眾部下,迎親去也。身後是一頂六人抬的彩轎,還有一個戲班子,唱著戲,一片喜慶。迎親隊伍一到,碼頭這邊的筵席就開張了,郭槐領著一幫漕幫漢子張羅著,酒香菜香,熱鬧喜慶。

到了申時初刻,李府派來催妝的禮生,每隔半個時辰就來一撥,到了第三撥催妝者到來,日已薄西山,新娘子應該啟程了。髻帶珠箍,額垂瓔珞,婚衣鮮豔,容色照人的陳妙玉披上紅蓋頭,身姿婀娜步下了官船。

鼓樂,鞭炮齊鳴,熱鬧非凡的碼頭上歡歡喜喜,被夫婿一手托膝彎、一手托背抱起來,陳妙玉眼淚頓時就下來了。

雪竹雪怡趕緊上前,用絹帕幫她拭淚,撫慰道:“莫哭莫哭,小姐莫哭,會汙了脂粉的。”

妙玉眼淚卻止不住,青陽橫抱著她往碼頭上走去,兩個丫鬟一左一右隨侍,一人托著於鳳君的高髻和蓋頭,生怕發髻歪了,蓋頭滑落。另一個牽起小姐的裙裾將雙足遮住。鼓樂聲中,妙玉上到彩轎中。

在夕陽斜輝下起轎,歡呼聲四起,人人都說這是一對神仙眷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