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殺伐途 第八十九章 出來決議(1 / 2)

這就是所謂的大荊朝的最高官員們,他們個個都是心思敏捷之輩,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才學,但是此刻他們的臉色卻是如此的讓人感覺到那麼一絲的憤怒,還有一絲的可悲。

真不知道無數葬身在大漠的橫沙軍士兵,如果泉下有知,看到此刻的一幕,會有著怎麼樣的心情出現,他們為之奮鬥的職責,卻是在保護著這麼一群的東西的時候,讓人可悲。

不過,遠在不遠方的劉任重,卻是已經決定了,要讓自己的定虜營,守護的是這個偉大的民族。

朝堂上麵的嘉崇皇帝,還是在發泄著脾氣,他沒有任何的辦法來控製自己此刻的怒火,十幾萬大軍,就是這麼沒了,驟然間,他卻是大喊道:“洪秉尋,他在哪裏,朕要見他,十幾萬的精銳,他是怎麼帶的兵的啊。”

這個時候,朝堂上麵,兵部尚書出來,他的名字叫做於允遵,也算是朝堂上麵數得著的人物,但是此刻,麵對著上首的嘉崇皇帝周鼎定,他也是感覺到了那麼一絲的恐懼。

畢竟,他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要擔責任,自從二十年前的順義軍的慘敗,大荊朝從未有過這麼沒有威風的時候,況且此刻的時分,在京師順天府的附近,還是有著流賊肆虐,這是讓他這個兵部尚書分外的難當起來,但是此刻,他被嘉崇皇帝周鼎定親自點名字,那麼他現在也是沒有任何說的過去的理由來躲避這個問詢了,那麼,他能做的事情就隻有,連忙的來到朝堂下麵跪在地上叩頭不止,向著嘉崇皇帝周鼎定訴說著自己心裏的那一絲的不安。

他說道:“皇上,洪大人,此刻也是在外麵率領著七萬橫沙軍在向著京師方向迅速地來到,懇請皇上速撥軍糧,以安前線將士之心啊,皇上。”聽到了這句話,嘉崇皇帝周鼎定就是感覺到冷笑立刻要勃然大怒起來,但是,他聽到了,洪秉尋此刻還是有著七萬大軍的時候,卻是強自壓下了怒火,他完全的知道這個數字對於京師的意義,現在的京師南方有流賊,北方有夷狄人,是用人的關鍵時候之間,況且洪秉尋在橫沙軍十幾年,也是有不小的根基,在這時候,嘉崇皇帝周鼎定也是沒有多少的說法了,隻能是選擇妥協出來,他咬著牙說道:“那好,給他再撥二十萬兩軍餉,數萬兵器,告訴洪秉尋,不可讓夷狄入京師一步,否則的話,他就等著在秋後的那一刀就是了。”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整個朝堂上麵也是風雲色變,人們都是被這句話給驚呆住了。

而洪秉尋可是荊朝的數得上的官僚,但是這一刻的瞬間,他的命運就是如此的未知,就連在下麵的楊永昌也詫異,雖然他和那個洪秉尋非常的不和,但是也沒有想到要這個結果。

這個不殺士大夫,是所有的文人都要追求的目標,這點上麵,舉朝的讀書人觀點一致,這超越了黨派的,洪秉尋和王自可是不一樣的,王自可怎麼說也是個軍戶出身之人,雖然後來當上了京營總兵,也是抱上內閣首輔楊永昌的大腿,但是他還是一個和文臣不近的武臣,文武爭風,這個矛盾是天生,未有辦法可以解決的非常大的問題,但是洪秉尋卻是不同。

他可是根正苗紅的進士出身的官員,他雖然近年領兵,但是卻也是文臣裏麵響當當的人物出來了,文臣們隻是看不慣他的這個樣子,但是都是承認,洪秉尋本身是個儒將。

可是不要來的小看兩個字,這就是將帶兵的洪秉尋和那些被文臣們排斥的武將們徹底的區分出來了,要不然,他在這十幾年裏麵,軍餉不缺,打的是盡興非常的呢。

讓嘉崇皇帝,都是興起了將他帶到朝堂,入閣的想法。

這都是有文臣們在支持他,這一年,他軍餉不足的原因,倒不是別的,隻是因為這是洪秉尋和楊永昌之間的派係爭鬥,讓所有看到之後,都是不敢上前了,所以才有如此結果。

要知道的是,洪秉尋雖然厲害,但是他畢竟是在外麵帶兵的大臣而已,楊永昌可是在朝堂之上的首輔大臣,更是有著此刻的嘉崇皇帝的無比信任,誰能和他爭風,誰敢和他爭風,誰有實力和他爭風,也是有的,比如定國公曹傾烈。但是這,不是定國曹傾烈已經是在那裏來到河南之地,剿滅流民大營麼,他們定國公府雖然強勢,但是在主心骨不在的情況之下的這個關頭,也是沒有多少的實力在裏麵。

況且再說下,這可是文臣內部自己的爭鬥,定國公此刻作為勳貴武臣來說的話,是沒有半點必要來插手這個問題,他們隻是需要穩坐江邊看著就是了,所以,他們都是不說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