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人物(2 / 3)

當他蘇醒過來時,發覺躺在一張木板的床上,置身於一處並不大的石室中,石室隻有一扇厚重的鐵門,連窗都沒有,隻有頭頂那盞白熾燈發出微弱的光芒。

他幾步衝到鐵門前,隔著門上的半尺見方小孔對外麵吼道:“來人,來人!”

一個漢子走過來說道:“你就好好在這裏待著吧,我們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苗君儒問道:“這裏是什麼地方,叫你們孔二小姐來!

那個漢子說:“老先生說了,等他的事情辦完,就馬上放你出去!”

苗君儒問道:“他究竟是誰?”

那個漢子說:“這我可不知道,我的任務隻管看住你!”他見苗君儒用腳踢門,於是說:“你省點勁吧,那是20厘米厚的鋼門,子彈都打不穿!”

苗君儒用力捶了幾下鐵門,憤憤地退回到床邊坐下。回想著不久前發生的事,越想越覺得事有蹊蹺,孔二小姐叫他來的目的,好像並不是要他幫忙鑒定那三樣東西,而是找借口將他扣留起來。白發老者口口聲聲說是來看故人,可並沒有去找宋耀如老先生的兒女,卻與這個權勢通天的孔二小姐混在一起,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白發老者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用那三件價值連城的寶物買通孔二小姐?

方才守在門口的那個漢子說,白發老者要等事情辦完之後,才能放他出去。那麼,白發老者這次到中國來,究竟是要辦什麼事?

一連串的疑問,苗君儒想來想去都想不明白。白發老者要辦的事,和他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非要把他關起來?

不管怎麼樣,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逃離這裏。可是那20厘米厚的鋼門,能輕易弄得開嗎?

※※※※※※※※※※※※※※※※※※※※※※※※※※※※※※※※※※※※※

民國34年2月19日。

當正在吃飯的李明佑得知苗君儒失蹤的消息時,驚得差點把碗掉在地上。他想起苗君儒在涼亭裏對他說過的話,知道苗君儒的失蹤,一定與傳國玉璽有關。

苗君儒的突然失蹤,在校園內引來一陣不小的震動。他是北大最著名的考古學教授,在國際上也有極高的威望。

更讓李明佑吃驚的是,在苗君儒失蹤的同時,那三個隨苗君儒一同出去考古回來的學生,竟然在校園中被人槍殺。

迫於社會的壓力,重慶警察局答應盡快派人追查苗君儒的下落和殺死學生的凶手。可重慶時下之混亂的局麵,遠遠出於人們的預料,光是從上海北平等地逃難來此的人,就達到數百萬之多,那些衣衫襤褸的男女女,瞪著一雙充滿饑餓和渴求的眼,擠滿了每條街道和每一個角落。要想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人,談何容易?

據警察局調查,有學生看到苗君儒在校園裏上了一輛小轎車,從那以後,苗君儒就失蹤了。

幾天過去了,各方麵都沒有苗君儒的消息。警方找到幾個流浪漢,說就是搶劫和殺死那幾個學生的凶手,當場槍決。

這期間,李明佑穿梭於幾個學校的圖書館,查找有關胡清資料和下落。終於,在一本《後唐野史》上,找到了胡清的文字記載:胡清,官居紫金光祿大夫,徽州人,排行第三,稱胡三公,為人剛正不阿,其曾祖胡詠為文宗皇帝時的右散騎常侍。與宣歙節度討擊使、禦史中丞胡學是同宗。天佑元年,朱溫殺其全家,滅其全族。

區區幾十個字,已給後人留下無數懸念。胡清屢次與閹黨逆臣抗衡,一直都安然無恙,卻為何遭朱溫滅族,究竟是為了什麼?對於這樣的一位忠義之士,即使被朱溫所殺,後世史書中為何沒有相關的記載?

據圖書館的人說,苗君儒在失蹤前,每天都在圖書館中,不知道在找什麼資料。

站在苗君儒動過的書架前,李明佑苦苦思索著。也許苗君儒已經找到了相關線索,獨身前往尋找。可是自他認識苗君儒那麼多年來,苗君儒每次出動,都會帶幾個學生一起去,從來沒有單獨出去過。

以前苗君儒外出考古,也會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失蹤,而且會發生一些極具恐怖色彩的遭遇。

北大其他的考古學教授,對於苗君儒的那些遭遇,都不相信。考古是門很嚴謹的研究工作,用科學來證明曆史,全世界的考古研究者,都是無神論者。誰會相信在朗朗乾坤中,會有神鬼邪魔那些東西呢?

李明佑和別人不同,他相信苗君儒的那些遭遇。幾年前的一個月圓之夜,他與苗君儒挖開一座漢代墓葬時,不顧苗君儒的警告,將一口石棺曝露在月光之下,沒多久傳來一聲巨響,親眼見到一具穿著古代武士盔甲的僵屍破棺而出。守在旁邊的幾個人用防身手槍亂槍齊發,卻不能傷那具僵屍分毫。最後還是苗君儒用一柄桃木劍和一張道家的靈符,將僵屍製住。可惜槍聲驚動了駐守在附近的日偽軍。為了保命,他們隻得將極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僵屍留給了日偽軍,隻是不知後來怎麼樣了。

苗君儒既然已經告訴李明佑關於傳國玉璽的事,就不會再對他有所隱瞞。依苗君儒的性格,若找到了傳國玉璽的一些線索,也會告訴他一聲,或者與他一起前去尋找。

也許除了苗君儒之外,還有人在尋找傳國玉璽。那輛從校園內帶走苗君儒的小轎車,究竟是誰派來的呢?

雖說重慶的社會次序很亂,可當局對大學教育還是很重視的,學校門口有軍隊把守,閑雜人等不得進入校園。若是一般普通的車輛,根本進不了校園,更別說有人在校園裏搶劫殺人了。而所殺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與苗君儒一同回來的三個學生。警方找幾個流浪漢做替死鬼,無非是做做樣子,證明警方的辦案能力。可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又能騙得了幾個人呢?就是傻瓜,也知道裏麵的玄機。

想到這裏,李明佑的額頭溢出了汗珠。也許令苗君儒失蹤的,是某個權勢人物。作為陪都的重慶,集中了民國政府的各個機構,權勢人物猶如過江之鯽。

不管那個人是誰,隻要是衝著傳國玉璽來的,李明佑就有辦法讓對方現身。

當晚,他來到苗君儒家,接待他的是苗君儒的養子苗永建。

茶幾上還有兩杯尚有餘溫的茶。苗永建微笑著說:“剛才廖老師和她的女兒來過。”

同在考古係那麼多年,對於苗君儒與廖清的關係,李明佑是清楚的,隻是他不懂的是,明明一對有情人,為什麼成不了眷屬呢?廖清也真是的,苦苦守著與程鵬那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不知道為什麼。據說當年程鵬帶著兒子程雪天去了美國,單留下老婆廖清與女兒程雪梅,是有原因的。至於是什麼原因,外人就不清楚了。不過認識他們的人都說,程雪梅的模樣與程鵬八竿子打不到,倒是與苗君儒有幾分相像。(有關程雪梅與苗君儒的故事,請見《盜墓天書》)

李明佑“哦”了一聲,接過苗永建遞來的茶,把他的想法說了。他以前與苗君儒有過幾次學術研究上的合作,關係處得還不錯。

苗永建想了一會兒,說道:“李教授,不瞞你說,在家父失蹤的第二天,就有人告訴我,說家父暫時住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幾個月之後就會回來!”

李明佑問:“他們沒有說為什麼要關住苗教授嗎?”

苗永建說:“沒有!他們隻說家父沒有生命危險,每天好吃好喝的,隻是有點不自由。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李明佑問:“難道你真的不知道苗君儒為什麼被人關起來嗎?”

苗永建搖了搖頭:“以前父親回來後,都會對我說他考古的經過,可這次回來後,都是去圖書館查資料。他不說,我也就沒有問!”

李明佑把苗君儒失蹤前與自己在涼亭內談的事說了,他接著說:“我懷疑除了苗教授外,還有人在尋找傳國玉璽!那個人一定是不想苗教授去找傳國玉璽,所有把他軟禁起來。或者說,那個人正逼著苗教授去找傳國玉璽,卻騙你說,把他關在安全的地方!”

苗永建問:“李教授,我們怎麼救他?”

李明佑說:“苗教授一定留下了什麼線索,隻要我們尋著線索去找,就能找到他!”

苗永建說:“我早就找過了,我父親並沒有留下什麼線索!”

李明佑說:“能夠讓我到他的書房裏看一下嗎?”

苗永建沒有多說話,起身帶李明佑進了苗君儒的書房。書房並不大,除一張桌子和凳子外,兩邊的書架上塞滿了各種書籍。桌子上放了幾本線裝的唐史,還有一本筆記本。李明佑翻了翻筆記本,見裏麵記錄的都是考古方麵的知識,最末一頁是關於藍田縣人類頭骨化石的,與傳國玉璽並沒有關係。

但是放在桌角的一本書,卻引起了李明佑的注意。他隨手拿起這本民國大學者胡適所著的《藏暉室劄記》,前後翻了翻。

作為考古學者,一般所參閱的書記,都是與曆史或人文地理有關的文獻或資料,像這種純文學的個人文集,是不會染指的。

當他的目光掃過封麵上胡適那兩個字時,腦海中靈光一閃,胡適與胡清,同是姓胡,雖前後相隔千年,可難保沒有那一層關係。

苗君儒看這本書,不可能沒有原因的。

可惜胡適現在美國,李明佑沒有辦法去找胡適,印證與胡清的關係。

苗永建見李明佑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於是問道:“李教授,你說傳國玉璽是一個叫胡清的人帶出宮的,難道胡適與胡清有什麼關係嗎?”

李明佑說:“有沒有關係,隻要我們找到胡適的宗譜就知道了!胡適是徽州人,那裏距離唐末禦史中丞胡學的故鄉婺源沒多遠,胡學與胡清是同宗,又是同朝為官,我想他們不可能沒有一點關係。我帶幾個學生去那邊,從這兩個地方查找相關的線索。”

苗永建想了想,說道:“李教授,我也去吧!”

李明佑點了點頭。

幾天後,由李明佑帶隊的一支考古隊,由重慶動身,經湖北湖南,轉入安徽境內,穿越一個個日軍占領區,曆經種種凶險,長途跋涉一千多裏,到達了日偽軍控製下的屯溪(今黃山市)。

誰會想到,接下來他們所走的,是一條極其可怕的不歸之路。

※※※※※※※※※※※※※※※※※※※※※※※※※※※※※※※※※※※※※

苗君儒在被關進來之後,就已經開始考慮脫身之法。他逐一對石室牆壁的每一塊石頭進行敲擊,可石牆發出的沉重聲音令他的心情低到了極點,除了那扇鐵門外,別無出路。

守在門口的那個漢子自從說過那些話之後,任由苗君儒再說什麼,都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