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流風水師(1 / 3)

《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6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7,\"start_container_index\":6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6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start_container_index\":6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7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3,\"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8},\"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3,\"start_container_index\":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9},\"quote_content\":\"《葬經》reference_book_ids\":[7267835690077916201]}],\"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6,\"start_container_index\":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1},\"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5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5,\"start_container_index\":5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0},\"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5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start_container_index\":5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quote_content\":\"《疑龍經》reference_book_ids\":[7316443250095574078,7317566479610678334,729898616899187819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中國古代的聖賢們認為:宇宙萬事萬物由三部分組成,即氣、數和象,三者共存,不可分開,又界限分明。氣,是客觀存在,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能量。數,是宇宙萬事萬物存在的程序或邏輯,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信息。象,是氣根據數而存在的形式或變化的態勢。

《周易·係辭》稱:“神無方而易無體”。神無方的“方”古文亦稱“方所”,就是方位,無方就是沒有位置,無所在,亦無所不在。

古代聖賢們認為世間萬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稱之為五行。而易經和佛經上所說的人體身上的精、氣、神,則為三元。所謂“五行成萬物,三元定真身”,就是講解人與自然微妙關係。

研究玄學的先人將五行又稱為玄、道、元、一、水;稱玄,是因為信息難以觀測;稱道,是因為信息決定宇宙萬事萬物生化的必由之路;稱元,是因為信息在有形質宇宙之始;稱一,是因為一為自然數之始;稱水,是因為地球生物發源於水。

風水學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認識及科技進步不斷充實完善,由於認識偏重之差,形成了眾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兩大宗派:一種是形勢宗,因注重在空間形象上達到天地人合一,注重形巒,諸如:“千尺為勢,百尺為形”,所以又稱形法,巒頭,三合;另一種是理氣宗,因注重在時間序列上達到天地人合一,諸如:陰陽五行、幹支生肖、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運氣等,所以又稱三元,理法。

元明以前,多以山川形勢,論斷於陰陽、五行生克之理,即以巒頭為重,諸如:晉人郭璞《葬經》;元明以後,注重天心合運,以理氣為重,效地法天,諸如:邵雍“卦氣運會”之說盛極。

中國風水學中“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中國風水學按照應用對象:又分陽宅風水,即陽宅相法,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即陰宅葬法,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家的擇址布置。

風水學的形勢派,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幹支,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克理論,並且,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位。無論形勢派還是理氣派,盡管在曆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

略懂風水的人,都知道這樣的理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風水師麵對千變萬化的山川地形,就要靠個人的悟性和修為了。同是一處絕佳穴位,可根據死者的生辰八字,選定不同的時間落土,至於明堂怎麼處理,案山的朝向,那就更講究了,出不得半點紕漏。

正因為如此,所以如練武的人一樣,風水師也分為很多種。一流的風水師,練有某種獨門法術,有移山定穴、相麵觀星、洞悉天命、反轉陰陽之能。

郭陰陽正是依靠白發老者手裏的那本佛香紙版的《疑龍經》,成為一流的風水大師。馮國璋家的祖墳,也正是由於他的點撥,才出了馮國璋這樣的大人物。

無論是相術師,還是風水師,都恪守著“萬物順應自然發展”的生存法則,知曉物極必反的原理,雖然他們洞悉一切,但從不輕易泄露天機,否則,就會給自身帶來惡運。

為了馮國璋,郭陰陽已經失去了一隻眼,所以當袁世凱找到他的時候,他再也不敢泄露天機了。袁世凱一死,他趕緊找了地方躲了起來。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裏,他改名為郭大仁,年過七旬的他還娶了三房妻妾,過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他算準了自己有103歲的壽命,晚年將有一劫,所以廣積德行,遇佛上香,建橋修路。好容易熬到了這一年,他以為可以平平安安地躺進那副金絲楠木棺材中入土為安,哪知道還是躲不過。

※※※※※※※※※※※※※※※※※※※※※※※※※※※※※※※※※※※※※

白發老者望著端坐在地上的苗君儒,見苗君儒的頭頂冒出團團白氣,額頭汗如雨下,身體發出一陣陣的顫抖。

那個身體健壯的男人,正一臉惶恐地躬身站在白發老者的身後。門口的那幾個人一個個臉色發白,大氣都不敢出。

白發老者的瞳孔慢慢地收縮著,幾分鍾前,他身後的這個侍衛告訴他,日本的“玄學大師”上川壽明,到了一個叫婺源的地方。磯穀永和大佐已經命令婺源周邊的日軍,積極配合他們的行動。

白發老者掐指一算,低聲用日語說道:“現在離二月二龍抬頭之日還有7天,上川君應該有點收獲了,你馬上通知下去,我們按計劃離開重慶。”

那個臉上有痣的男人聽了這話之後,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右手不自然地摸向腰間,盡管隻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已經被白發老者看在了眼裏。

白發老者的身形一晃,已經衝到那人的麵前。

那人的右手已經抓到了槍柄,饒是他動作快,還未舉槍射擊,握槍的手已活生生被扭斷。隨即脖子上一緊,呼吸頓時急促起來,他拚力大聲喊道:“兄弟們,動……”

沒等他喊完,白發老者身後的日本侍衛已經動手,幾聲細微的聲響過後,地上倒了幾具屍體,每具屍體的額頭,都插了一支五星忍者飛鏢。

白發老者沉聲喝問:“你們不是她的人,究竟是什麼人派你們來的?”

臉上有痣的男人從喉嚨裏擠出幾個字:“因為……我……中國……人……”

白發老者的手一動,一聲脆響,已捏斷了對方的頸骨。

從上麵衝下來幾個穿著黑衣服的日本忍者,挾持著頭發散亂的孔二小姐,為首一個人用日語對白發老者說道:“中國人察覺了我們的事,外麵都是他們的人,怎麼辦?”

白發老者沉聲道:“慌什麼?有孔二小姐在我們手裏,就算外麵有百萬軍隊,他們也不敢前進一步。”

孔令偉一邊掙紮一邊叫道:“放開我!”

白發老者走上前,說道:“孔總經理,為了我們能夠安全離開重慶,隻好委屈你了!”

孔令偉啐了白發老者一口,罵道:“想不到你們日本人這麼卑鄙,拿著我外公當年寫給你的信來騙我,還說要和我做一筆大買賣,原來都是假的!”

白發老者微笑道:“不這樣的話,你怎麼肯和我合作,弄來了我想要的人呢?”

孔令偉罵道:“想不到我外公當年居然交了你這樣的朋友!”

白發老者肅容道:“請別玷汙我和宋先生的真摯友情,當年他和他的家人逃到日本,若沒有我們這些日本朋友相助的話,他和他的家人早就死了,又怎麼會有你呢?我現在利用你,也是迫不得已,就好像你們那些愛國的中國人一樣,我身為大和民族的人,又怎麼能忍心眼看著自己的國家陷入萬劫不複之中呢?”

一個聲音從白發老者的身後傳來:“荒謬!”

白發老者聞聲轉身一看,見苗君儒正從裏麵走出來,他似乎愣了一下:“你……好了?”

苗君儒說道:“你們日本人跑到我們中國來,占我國土,淫我姐妹,殺我同胞,無惡不作。挑起這場中日戰爭,陷你們日本民眾於萬劫不複的,是你們那些頭腦發熱的軍國主義者,關我們中國人什麼事?你既然愛你的大和民族,就不應該跑到我們中國來!”

一個日本忍者大吼一聲,拔出佩刀,一刀迎頭劈向苗君儒。其身法迅速,刀光淩厲,一刀劈出,含有六種不同的變化,勢要將苗君儒砍於刀下。白發老者待要出言製止,卻已經遲了。

身形變化中,隻聽得一聲慘嚎,那日本忍者的身體已經拋起,迎麵撞到石牆上,還沒落在地上,就已經變成了屍體。

白發老者驚異地看著苗君儒,才短短一個多小時,前後就判若兩人。他距離苗君儒並不遠,居然沒有看清苗君儒是怎麼出手的。他愣愣地問道:“你這麼快就融合了他的功力?”

苗君儒冷笑道:“那是你不了解我!而且你也不了解其他的中國人,你以為用那三件寶貝,加上你的特殊身份,就能夠得到孔二小姐的信賴?可是你錯了,她雖然想和你做生意,可她畢竟是中國人!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和你們日本人同流合汙,做那些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民族的事情!”

白發老者哈哈大笑道:“可是她已經做了,沒有她的幫忙,我不可能找到郭陰陽和你!”

“那是她之前是受你的欺騙。”苗君儒說道:“現在你知道她醒悟過來了,所以才會命手人控製住她,對不對?”

孔令偉叫道:“苗教授,救我!”

苗君儒上前兩步,想要出手去救孔令偉,白發老者單掌一揮,他頓覺勁風撲麵,腳邊的硬土地上立刻出現一條深約兩寸的溝槽。這是日本忍術中的“掌刃”,練到一定火候的人,可以在百米之外取人首級。

白發老者沉聲道:“你想要救她的話,得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

苗君儒問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白發老者說道:“日本人!”

孔令偉叫道:“苗教授,他說他是我外公在日本的朋友,叫春田一木!但是昨天戴笠派人來告訴我,說春田一木早在8年前就已經死了!”

苗君儒說道:“孔二小姐,據我所知,宋老先生的朋友春田一木,是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教授,根本不會武功!再說,你也不看現在是什麼時刻,就算是日本朋友來訪,也應該保持民族大義。我在日本也有幾個朋友,從‘九一八事變’的那天開始,我就和他們斷了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