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聽了,十分佩服李嶠對生活景象的細致觀察和敏捷的才思。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杜審言在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中進士後,仕途失意,一直擔任縣丞、縣尉之類的小官。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他做官已經近二十年了,詩歌的名氣很大,卻仍然在江陰這個小縣城做官。
晉陵縣有一個叫陸丞的官員,他和杜審言是朋友。一天,他邀請杜審言一起遊覽江南早春的風光。陸丞先作了一首詩,名叫《早春遊望》,然後對杜審言說:“看這景色多美,還不作一首和詩來。”杜審言當即作了一首和詩,大意是說:隻有外出做官的人才會對異鄉的景物氣候感到驚奇。太陽冉冉從東海升起,映紅滿天雲霞,梅花柳葉渡江而至,送來欣欣向榮的春天。溫暖的氣候催促著黃鶯婉轉地鳴叫,明媚的春光讓浮萍由淺綠變為深綠。忽然聽到你的詩,觸發了我歸家的思緒,傷心的淚水沾滿了衣襟。
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天,王勃應邀參加滕王閣落成的宴會。宴會的舉辦者閻大人已經讓女婿事先寫好了一篇《滕王閣賦》,所以當閻大人裝模作樣地請人作賦時,隻有不知底細的王勃接過了紙筆。閻大人氣得離開了宴會,他不時讓手下人來彙報王勃寫了些什麼。當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時,閻大人大驚,讚歎道:“真是天才!”
王勃告辭時留下了一篇《滕王閣賦》和一首《滕王閣詩》。閻大人發現詩的尾句少了一個字,眾文人想出了“水”、“獨”等字,可都覺得不理想。
閻大人就派手下人追上王勃詢問,王勃故意說要閻大人送來千金才肯補字,閻大人隻好送來千金。王勃笑著說:“我怎麼敢空字呢?空者,空也。”大家恍然大悟,閻大人說:“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一天,杜少府要動身去四川上任,王勃在京城長安相送。
王勃說:“我們在這三秦護衛的京城離別,風煙彌漫,望不到你要去的蜀州山川。”杜少府說:“此地一別,不知何日再相見。”王勃想到杜少府要到那麼遠的蜀州去做縣尉這樣的小官,太不得誌了。而自己離家在外做官,也不怎麼得意。於是說:“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同是遠離故鄉、在他鄉做官的人。”杜少府傷感地流下了眼淚。王勃勸慰道:“雖然以後天各一方,但是海內有知心的朋友,縱然遠在天涯,也會親如近鄰。我們就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因離別而悲傷,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淚灑佩巾了。”
杜少府說:“你說得太好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說完,拍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