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降神兵 父女千裏抗洪 龍顏大悅 張濟走馬上任(1 / 2)

第三章 天降神兵 父女千裏抗洪 龍顏大悅 張濟走馬上任

下旨齋蘸的第四天中午,徽宗正坐在宮中閉目犯愁,突然有宦官來報:

“官家,有大喜事了!”

徽宗慢慢睜開眼睛:“又是‘花石綱’到了嗎?”

宦官說:“官家,汴河早已不能通航,哪裏會有‘花石綱’運來。”

“還有何喜事!”

“官家,大水退了!”

“退了?所言無虛?”徽宗一時難以置信。

“小的有幾顆腦袋敢騙官家,”宦官說,“小的也是聽人說所說,但上街一看,大水已退下一尺!”

徽宗站起來:“這麼說,是我們感動了風伯、雨師二位神仙!”

“官家,不是神仙,是駐守西京的兵馬鈐轄張濟和她女兒張若蘭、義女豆小鳳三人,帶著士兵和百姓,堵住汴河決口,製服了洪水!”

“你怎麼知道的?”

“小的在城樓親眼所見,他們正在疏通水道,救援擱淺的商船!”

徽宗龍顏大悅,立即帶人登上城樓,隻見城外有數不清的人,有的乘坐木筏、小舟救人、運送物資,有的在疏通水道瀉流洪水,有的在將擱淺的船隻拖入航道……

為首的一員武將,正揮舞旗幟指揮著千軍萬馬奮戰,還有兩個瘦弱的女子,揮動旗幟,指揮著男男女女的百姓忙忙碌碌……

原來,距東京汴梁四百裏外的西京河南府,有一位率兵駐守的武將,這人就是西京兵馬鈐轄張濟。

張鈐轄四十來歲,劍眉深目,長方臉,短胡須,為人耿直,憂國憂民,一身正氣。

張濟有個女兒名若蘭,年方十七歲,聰穎美麗、溫柔善良,還有個義女豆小鳳,年方十五,模樣俊俏,颯爽英姿,一股衝勁。兩個女孩都是武功高強,一直跟隨張濟左右馳騁疆場,衝鋒陷陣,被張濟視若左膀右臂,兩顆掌上明珠!

當開始下雨的時候,張濟身上的金瘡開始酸痛,他就躺在床上將養,若蘭為他按摩緩解痛苦,小鳳為他煎湯熬藥。

這天,若蘭在給爹爹按摩,小鳳端來湯藥,二人都麵帶愁容。

張濟很少見到兩個女兒犯愁,就先沒有服藥,而是問道:“蘭兒鳳兒,你們怎麼愁眉苦臉,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若蘭道:“爹,聽說東京汴梁一帶發大水,汴河多處決口,京城被困,方圓百裏村莊被淹,百姓在洪水中掙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女兒心裏難受。”

小鳳道:“義父,聽說皇帝聽信奸賊朱勔讒言,命道士作法乞求風伯雨師消去洪水,但洪水不消反漲,百姓已經絕望,浮屍遍野!女兒心裏難受。”

張濟聞聽,立時起身,抓起藥碗摔在地上,大聲說道:“想我張濟食朝廷俸祿,保國安民,此時,百姓有難,我有何臉麵躺在床上享清福!”

若蘭道:“爹爹息怒,女兒不該多嘴。”

小鳳道:“義父病還沒好,休要生氣。”

張濟跳下床,撫著兩個女兒的頭:“蘭兒鳳兒,想爹為堂堂五尺漢子,竟然都不如你們!為爹真是愧對百姓!”

張夫人聞聲出來,看看這爺仨,說道:“若蘭小鳳,是你們把汴河決堤的事告訴了你爹!”

若蘭道:“是爹問的。”

小鳳道:“義父不問,我也想說的。”

張濟道:“夫人,這人命關天的大事,你怎能瞞我!”

這時,老管家豆升走過來:“將軍,這件事是我出的主意,不是夫人要瞞你,我不是看你身體不適嗎,怕你上火,加重病情!”

張濟道:“豆升,什麼節骨眼兒了,你怎麼出這種主意!趕緊備馬,我立即去軍營!”

豆升沒動:“將軍,你去軍營幹什麼!”

張濟道:“我要率領手下五千子弟兵,前去封堵汴河決口,救助黎民百姓!”

豆升道:“將軍,我們一去四百餘裏,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再說,汴梁周圍屯駐著十幾萬兵馬,怎麼也用不到咱們區區的幾千人!”

張濟指著豆升道:“豆升,我看你是你老糊塗了,水火不留情,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