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隔千裏路悠悠
未曾遙問
心已愁
請明月
代問候
思念的人兒淚常流
月色朦朦
夜未盡
周遭寂寞寧靜
桌上寒燈
光不明伴我獨坐
苦孤零
人隔千裏無音訊
欲待遙問
終無憑
代傳信
寄我片紙兒為離情”
一曲離歌,兩行清淚。是誰的低吟淺唱,唱盡了淒涼。
劉驁守在一個奇怪的禪房整整七個晝夜……這一夜,他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了甘泉宮。
他聽見有人唱歌……他循聲覓去……原來是流芳。
流芳啊流芳,在月光下那樣的妖嬈。
流芳啊流芳,早已一夜白發。劉驁何嚐不知道流芳的心思。
流芳原名雲北月,乃是秦淮雲家公子,拋棄了自己的家族,用自己的一生愛著陸十三,化名流芳混入宮中,隻為更加靠近十三。
流芳快樂十三的快樂,痛苦十三的痛苦。
十三比任何人都悲慟那個人的離開。
流芳望著十三哀莫大於心死的神情,一夜白發。
劉驁亦明白自己的悲慟或許不及十三,不然,流芳不會如此痛不欲生。
劉驁想起那一夜的苗疆。
他和風馳將軍,帶著精煉的暗衛部隊匆忙趕到時,終究晚了一步。
他望著熊熊烈火,失聲痛哭。
晚秋和十三見援軍到來,奮起廝殺,火光滔天,血光四濺。
劉康被安然無恙救回,苗疆那夜,確是死傷慘重。
劉驁不願回憶那一晚,他隱隱約約看到了陸蕭蕭蒼白的臉龐和絕世的微笑。
從此,身邊再也沒有一個她。
劉驁記得,當初被皇爺爺做主過繼給陸蕭蕭。
他並不開心,因為,這意味這一生再也不能回到生母身邊。
劉驁將陸蕭蕭去苗疆之前,留給他最後的書信,緊緊的揣在懷裏。
他終於明白,原來,陸蕭蕭什麼都預見了,原來,陸蕭蕭早就知道自己此行有去無回,卻還是堅持。
“驁兒,你相信麼?我不叫王政君,你相信麼?”
“驁兒,請你記得,我叫陸蕭蕭,我不是劉詢的家人子,不是劉奭的皇後,不是你的母親。”
“驁兒,如果有下輩子,我希望,還能遇見你。”
“驁兒,我雖然不能陪在你身邊,我希望,有一天,能有配得上你的女人,同你坐擁天下,俯瞰蒼生。這樣,就算我不能親眼看到,亦會含笑……”
劉驁的眼眶有些****,一切是如此巧合。
那次,扶著陸蕭蕭的靈柩往漢朝境內走。一條冗長而沒有鏡頭的路上,竟然有個婦人,酷似陸蕭蕭的模樣,提著個菜籃子,神色匆匆的走過。
騎著高頭大馬的風馳將軍,激動地大喊:“太後、太後……”
眾人皆驚,齊齊望向那婦人,大驚失色,那婦人的容貌真同太後有七成相似。
劉驁和十三第一反應,便是抓住那婦人。
風馳自然心領神會,躍馬縱身而下,擋住那婦人。
陸十三仔細觀察那婦人,亦刹那以為,這是她的重生。隻是,那婦人的眼角並沒有一顆小黑痣。
經過劉驁盤問,那婦人的答案令人難以置信,特別是劉驁、陸十三和風馳。原來,那婦人名叫王政君,十幾年前被不壞好心的丫鬟丟在了荒郊野外,成為了村婦。
說著說著,那婦人越哭越厲害。
之後,陸十三領了劉驁的旨意,帶這王政君去了王家,果真證實了王政君的身份。
而陸十三描述了陸蕭蕭的模樣,王家人道,那便是王政君那不壞好心的丫鬟。
陸十三和風馳商量對策,最後的結論,便是不可將太後死訊傳入漢朝,將真正的王政君送入皇宮,奉為太後。
最後,劉驁聽從了陸十三和風馳的建議,奉真正的王政君為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