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和我報的價格是十五元一套,從你這裏訂購兩千套,這裏是三萬塊的貨款!”
“這裏是兩千現金,你不必進賬,這就算是我個人給你的酬金!”
曹汝言說著又從包中單獨拿出了兩千,並將其塞給了崔越明,顯然早就已經有所準備。
見此情景,崔越明立刻瞪大了眼睛:“老曹,你這是什麼意思?我給你推銷商品,難道還能吃你的回扣不成?”
“我不是讓你吃回扣,而是希望你的日子能過得好一些,你的情況我也了解,我也知道,肯定勸不動你,可是這筆錢你必須收下,這算是戰友之間的一點心意!”
崔越明軍人出身,性格倔強。
前世雖然國營廠已經連續兩年開不出工資,可是他卻始終不肯跳槽,而且還幾次拒絕別人的邀請。
最終還是國營廠被迫倒閉,崔越明這才去往了其他公司。
可是即便如此,他的生活卻還是十分窘迫。
原本陳衛東一直以為是因為他的性格太過倔強,所以才沒人願意招收他。
卻沒想到崔越明其實一直都有跳槽的機會,隻是他不願意離開國營工廠。
兩人爭執不下,崔越明在這時又犯了牛脾氣。
曹汝言知道自己爭不過對方,於是隻能無奈收回了那筆現金。
已經拿到了貨款,這就說明陳月明這次的任務已經完成。
而在曹汝言與崔越明的談話中陳衛東得知,原來曹汝言做的是紡織生意。
曹汝言公司出產的紡織品質量上乘,可是他們采取的卻是仿冒國外品牌,然後對外銷售的策略。
這個策略有點像是後來的莆田鞋,同樣是掛牌銷售,沒有屬於自己的品牌,這樣的工廠即便做的再大,最終的出路也隻能是成為那些跨國企業的代工廠。
陳衛東有著上一世經商的經驗,對於這種情況自然是十分了解。
在聽完了兩人這番談話以後,陳衛東開口對曹汝言問道:“曹老板,您現在一直在做仿冒生意嗎?難道您就沒考慮過要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曹汝言聞言搖了搖頭:“我們當然也有考慮過創建自己的品牌,可是現在國內內需比較虛弱,想在國內培養一個品牌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我也知道仿冒品牌說出去可能不太光彩,但這現在卻是我們的一個出路,如果斷掉了這條出路,恐怕我們的銷路也將大受影響。”
“可是產權意識遲早也會普及,像您現在這樣做生意,生意做的越大,日後所麵臨的風險也就越大。”
“剛剛我也聽您說了,您現在仿冒的品牌全都是一些歐美市場上的大品牌,等到再過幾年,咱們國內的經濟得到提振,這些大品牌遲早也要湧入國內。”
“等到那個時候不僅會對您的產品造成衝擊,同時還可能會因為您的產品侵權而對您提起訴訟,依我看來現在就是創建一個國產品牌的最佳時機,如果您能抓住這個機會,那日後未必不能趕超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