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與毛邦初同上廬山的還有一個人,還是一個美國人。這位老外來華不久,他沒想到堂堂國家元首會發這麼大的火,尤其還當著自己這個老外的麵。
震怒之後,蔣介石稍稍平息了一下情緒,轉而側過身子,問美國人調查情況如何。
他大概希望眼前這位老美能推翻毛邦初的結論,然而對方的回答卻再次給蔣介石當頭一擊——我認為,“毛將軍”的數字是完全正確的。
其實這事完全怪不得毛邦初。所有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意大利人的混事。
當時中國主要聘請兩類洋顧問,一類是德國顧問,不消說主要是教陸軍的,而他們確實有才,幫了不少忙;另一類則是意大利和美國顧問,他們是教空軍的。美國顧問開始隻負責一個中央航空學校(中央航校),其他大多由意大利顧問執教,後者甚至一度把持了航空委員會。
可是意大利人的水平實在欠奉。
其實說奇怪也不奇怪。二戰中,意軍站在德軍旁邊,總讓人覺得很不匹配,頗有些偽軍跟在“皇軍”後麵跑腿的意思。若要論軍事上的才能和實際戰績,二者更是相去甚遠。
意大利顧問爛,偏偏航空委員會的那幾個頭頭腦腦水平也不是特別高。主任周至柔出身於保定,副主任毛邦初畢業於黃埔,都是學步兵的,一個科班出身的都沒有,他們自己肚子裏的那點貨就有限得很。
於是,更爛的隻好聽爛的。
知道航空委員會的檔案記錄裏為什麼有500架飛機嗎?
那是因為自造冊以來,飛機從來就有多無少,竟然沒有一架注銷過!
飛機這東西不比其他,那是需要一直更新換代和維護保養的。可是哪怕這架飛機已經毀掉了,或者完全是一個空架子,如同廢物一般,它還是能堂而皇之地被作為可用飛機登在飛行檔案上。
蔣介石看到的正是這本登記冊,在那本冊子上,中國空軍的實力憑空整整“膨脹”了四倍之多。
蔣介石當初在軍校裏學的是炮科,他的空軍知識也不多,所以轉眼之間喜劇就變成了悲劇。
若論空軍知識,他那位被稱為“空軍之母”的老婆倒是很強。
早在西安事變之前,宋美齡就插手空軍,經過西安事變,蔣氏夫婦更加認識到空軍的重要性,這麼一支空中特種部隊,絕不能輕易假手於人,於是宋美齡就順理成章地以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身份,實際執掌了空軍大權。
根據相關記載,宋美齡本人還有些輕微暈機,而且她原先隻受過音樂、文學和社會美德等方麵的教育,在空軍領域完全是個門外漢。
但知識可以學。宋美齡是個性格非常要強的人,這一點酷似其兄宋子文,她訂了很多航空技術刊物,天天啃,日日記,時間一長,大到飛機設計和性能,小到小零件的孰優孰劣,竟然都能講出個子醜寅卯來。
即使在當時的軍界,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都鳳毛麟角,所以說,宋家出能人這句話還真不是虛的。
宋美齡雖隻是秘書長,但她對空軍的管理卻比周至柔、毛邦初還要細,張口閉口都是“我的空軍”。據說,她對空軍的每架飛機、每個飛行員都能做到了如指掌。連當時的老外都知道,“蔣夫人”是空軍這支精英部隊的實際掌控者,而如果誰要鬼迷心竅,想要從中貪上一點或做“行竊者”的話,必被處以極刑無疑。
有第一夫人親自關照,空軍日子自然好過。特別是在兩廣事變後期,兩廣空軍歸並中央,中央空軍編製空前擴大。
可是宋美齡漸漸發現,大是大了,卻很虛,裏麵問題不少,這讓她很是頭疼。
她問身邊的一個美國顧問:你們國家有沒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就把中國空軍改造成一支像樣的軍種?
這位美國顧問是退役的老飛行員。他想了想說,有一個人,這個人長相酷似老鷹,你把他請過來,興許就能OK。
宋美齡毫不猶豫地向“老鷹”發出了邀請函,請其來華。在信函中,她承諾對方,一旦來華執教,將可以得到這個國家所能給予的最優厚條件和待遇。
此次廬山見麵正是出於宋美齡的安排,表麵看來是考問毛邦初,實際上是向自己的丈夫引薦海外高尖人才:中國空軍,將在這個美國人手上得到回爐再造!
美國鷹,你能做到這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