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冒險王》是這樣寫出來的(自序)(2 / 2)

經過一係列的準備之後,我終於開始了真正的探險。

從2009年開始,我先後進了沙漠戈壁七次,去走了敦煌的雅丹魔鬼城,去走了玉門關和大方盤城,去走了騰格裏沙漠,去走了火焰山和高昌故城;我還徒步走了四川廣元段的古蜀道和新疆的烏孫古道,多次穿越了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攀登了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最高峰和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自駕走了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還去徒步探險了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科考了三江源,成功地穿越了中國四大無人區中的可可西裏和羅布泊,到達了樓蘭古城等一些神秘之地。

每一次探險,我都會經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危險,很多次都是死裏逃生,但我從不後悔自己這些驚心動魄的經曆,那是一種人生財富,讓我學會了冷靜和堅強。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危險時,千萬不能緊張和慌亂,而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唯有用智慧和勇氣,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去化解危機,戰勝困難。

這些年來,我經曆太多太多的危險和絕境,《少年冒險王》就是記錄我的探險經曆和遇險求生故事的作品。

《少年冒險王》係列小說中,我設置了兩對兄妹作為主人公,他們是沉著機智的聰明吳和他的妹妹——鬼點子很多的小機靈;再就是愛吃香蕉、愛湊熱鬧的香蕉熊和他的妹妹——膽小愛哭的水桶妹。

我通過他們的視角和經曆,來向讀者朋友們講述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探索性為一體的勵誌成長故事。他們的很多經曆和心理,都曾經是我真實的體驗。

為了寫出更多更好的探險小說,我的探險計劃也將繼續下去,接下來我準備去南極、北極和複活島等更多神秘之地。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其實也就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正處於讀書求學期的同學們可能因為自身條件和年齡限製,沒有辦法像我這樣行走於天下,但是可以通過我的《少年冒險王》係列探險小說,去享受這種行走和探險的過程,心靈的行者也是行者,也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勵誌。

我一生中隻想做好兩件事情,一是寫作,二是探險。

探險不僅開拓了我的思路,還讓我學到了非常多的科學知識和求生技能,擁有了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探險改變了我的人生。

它讓我的內心變得非常強大,可以坦然地麵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失敗和誤會,以及別人的嘲笑和諷刺。

因為曾經有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這些極少有人去過的無人區?這不是自找苦吃嗎?不是自找危險嗎?

他們對我的行為譏諷和嘲笑,我都不會在意,更不會生氣。

這也是我要告訴同學們的:人生一定要有夢想,有夢想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希望。

為了我們健康成長的夢想,為了我們自強自立的夢想,為了我們堅強勇敢的夢想,為了我們陽光向上的夢想,我們一起來讀《少年冒險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