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於順祥舉起手來,行了一個禮。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第二天一大早,於順祥便精神抖擻地起床了。他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一套迷彩服,又準備了一個小背包,裝上一些零食和水,準備當一個稱職的導遊。

“劉哥哥,聰明吳,小機靈,香蕉熊,水桶妹,你們等著看好了!”吃早飯時,於順祥信心滿滿地說,“我一定讓你們有一個終生難忘的石頭村之行。”

“好,我們等著。”小機靈掩嘴偷笑。

“你就吹牛吧。”於順貴給了弟弟一個栗暴。

“疼——哥哥,你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暴力了?”於順貴捂著腦袋哀號。

“既然當了小導遊,就得盡職盡責,你可不許半途而廢,更不許惹是生非,要帶著大家好好玩一玩、樂一樂。”於順貴不放心地說。

“知道啦,知道啦。”於順祥有些不耐煩地嚷道,“簡直就是個囉唆的老太太。”

於順貴不再多說,隻是對大家笑了笑,又揉了揉弟弟的腦袋。

“哎,別動我頭發啊,我好不容易才整理好的發型……”

出了家裏的大門,於順祥鄭重其事地說:“今天,我將帶大家去參觀咱們村子裏幾個極具特色的地方——一個是祠堂,一個是博物館,還有一個民俗體驗館。”

“哇,聽上去很有趣啊!”小機靈迫不及待地說,“那我們趕緊走吧。”

穿過大街小巷,於順祥帶著大家來到了村子裏地勢最高的南邊。這裏有一片空地,空地上隻有一個方方正正的院落,除此之外,便沒有別的建築物了。

這院落的圍牆修得比一般的圍牆高,有兩米五左右。從外往裏眺望,隻能看見院落中一棟高大的房屋。這房屋造得跟村子裏其他的屋舍不同,它四四方方的。屋子很高,房頂是四角形的,每個角上都雕刻著張牙舞爪的飛龍。屋簷下還掛著幾個燈籠,因為時間太久了,這些燈籠都褪了色,由大紅色變成了淡粉色。

一麵圍牆上開了一扇巨大的鐵門,鐵門看上去還有幾成新,門上落了鎖。那鎖極大,比成年人的拳頭還大些。

“這院子裏的房屋就是祠堂了。”於順祥向大家介紹道。

“這大門怎麼鎖著?”水桶妹摸了摸鐵門上的鎖。

“是這樣的,相傳,大約在三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修了這座祠堂。”於順祥道,“後來,經曆了幾次地龍翻身後,這老舊的祠堂搖搖欲墜,成了危房。大家不得不將這裏封起來,禁止人員出入。這外麵的圍牆是後來修築起來的,為的便是將祠堂隔絕起來。”

“啥是地龍翻身?”小機靈不解地問。

“就是地震。”於順祥解釋道。

“原來是危房。”水桶妹恍然大悟。

“為什麼不把這祠堂修一修?或者,幹脆再建一個?”劉德榮提議道。

“有人這樣提議過,張叔叔還說,他會出修新祠堂所需要的錢。”於順祥嘟了嘟嘴,“隻是,爺爺他們不同意,他們說這地方是風水寶地,祠堂是祖先留給大家的。隻要還有他們幾把老骨頭在,誰都不準動祠堂。”

“我想起來了,昨天吃中飯的時候,爺爺還說起過這事。”小機靈插嘴道,“聽說,進水叔叔和張叔叔想要修新祠堂。”

“是啊,隻可惜老人們不同意,叔叔他們也不能硬著來。”於順祥道。

“是挺可惜的。”聰明吳道,“現在,我們隻能遠遠地看祠堂一眼,根本無從得知它的全貌。”

“這倒不難。”於順祥道,“大家跟我來!”

於順祥帶著大家繞著圍牆走了半圈,來到了一麵牆邊。這牆上竟然並排掛著十幾張大幅彩色照片。這些照片被鑲嵌在玻璃罩子裏,風雨不侵。

“修築圍牆的時候,進水叔叔提議拍幾張祠堂的照片掛在這裏,讓遊人們觀看。”於順祥指著第一張彩色照片,說道:“看,這張照片是祠堂的正麵。”

劉德榮和四個少年停下腳步,駐足觀看:那照片上是一棟威嚴的建築物,屋頂四角和屋簷上雕刻著古老而吉祥的龍鳳花紋,簷下懸掛著大紅燈籠。再往下看,是兩扇巨大的木門,門上有獅子頭銅鎖。這門有些腐朽了,顏色暗暗的,銅鎖也生了淡綠色的銅鏽,看上去很滄桑。

“這張是祠堂背麵。”於順祥繼續向大家介紹著。

第二幅照片是祠堂的背麵,那是由一塊完整的巨石所砌成的牆體。牆上雕刻著幾行龍飛鳳舞的繁體字,應該是祈福的祝禱文。

“看到牆上的刻字沒?”於順祥驕傲地說,“我爺爺說,這些字可是他的太祖爺爺一點兒一點兒雕刻上去的。”

“怪不得爺爺不願意建新祠堂呢。”聰明吳點頭道,“原來,古舊祠堂的修建有他太祖爺爺的一份功勞。”

大家繼續向前,細細地觀看關於祠堂的其他照片。雖然沒辦法到圍牆裏實地瞻仰祠堂的風采,但從這些彩色照片中,他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出它舊日的威嚴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