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財01(1 / 1)

前言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理財攻略,機在其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古本《三十六計》的作者是楊南柯,秦朝鹹陽人。此書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記載:“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全詩除了“檀公策”這人名的三個字外,每字均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

《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一樣都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傑作,《三十六計》也是一部戰術奇書,是一部“謀略”大全。然而,這本書以文言寫成,今天的讀者一般很難理解,也就很難把這些計謀用在實際生活中。本書《天生我才,必有“財”——理財36計全攻略》正是在介紹了《三十六計》原文的基礎上,教你如何把它們運用於複雜多變的理財以及商業營銷策略之中。

據新聞晨報訊,繼前幾年用《紅樓夢》的故事和人物闡釋現代理財觀念的《紅樓理財》大獲成功後,一本《投“基”三十六計》的書之後出爐,該書巧妙地運用《孫子兵法》中的36計,來闡釋基金投資謀略。

《紅樓理財》上市後迅速登陸暢銷書榜,至今已4次再版。據該書的出版方說:“我們借用‘水煮紅樓’的形式來談投資談理財,沿用其語言和筆觸,發展出的新故事,在時空交疊中闡釋古今相通的理財之道。”同樣,在《投“基”三十六計》中,也是巧妙地用了36個兵法故事,引出36隻巧妙的投“基”錦囊。

其實在現在有很多巧妙利用古典“三十六計”的智慧而“大做文章”的“另類”故事出現,比如《商戰36計》、《經商36計》等,除此類之外,更有不少“誇張”的“36計”之說:什麼“泡妞36計”、“妖女36計”、“高考36計”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這都是好事,古代人的智慧用到現如今已經完全被“發揚光大”了,不是嗎?

本書可以說已經是個“後來人”了,本人企圖通過三十六計的智慧來詮釋人們的“理財”,結果難以預料。但是本人很願意通過這種形式來更廣大的讀者一起學習“理財”,一起了解“理財”,更重要的是一點是我們一起來行動理好財我們自己的“財”。

那麼,我們就先從古本《三十六計》的總說開始說起吧。

《三十六計》開頭有一段文字,是總說:“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翻譯過來大意是:六六三十六,陰陽變化,數目裏包含著謀略。陰陽相互協調的道理裏,玄機就在其中。時機不能過分完備,過分完備就會貽誤戰機。

當然這都是針對古代戰爭而言的,那麼,這句話跟我們現代人的理財又會有什麼聯係呢?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是理財的重要性;“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來”,是世人的生活。有人說如今世界是一場“貨幣”的戰爭,說到底還是人與財富的戰爭。人們要“抓住”財富,財富有“四條腿”它會“跑”的。人們要獲得財富就要去抓住它,這樣我們得去工作,得去學會“掙”錢;然而它長著腳呢,我們一不留心,財富金錢就會從我們的身邊“溜走”。我們必須要學會一種更好的辦法來“掌控”它,使它“乖乖的”聽從我們的“指揮”和安排。那麼,用什麼辦法來實現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學會“理財”。

說到底,理財就是一種工具,就是一種手段,就是一種戰略,還是一種智慧。

那麼,三十六計我們就可以派上用場了。我們不妨將《三十六計》的總說修改幾個字來看看: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理財攻略,機在其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是啊,理財也需要戰術和謀略。理財攻略,機在其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人類的智慧是共通的,老祖宗傳下了三十六計,傳下了武經七書,雖然講的都是行軍打仗之事,但用在如今的個人家庭理財以及投資創業理財上,也是妙處無窮的。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