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夜宵之149(1 / 3)

“師父以為,弟子該不該應下長公主的計策?”

若非事關重大,宋喜不會再來這外朝東路,禦膳值房。

馮天廚久居在此,可是自從她入內廷,做了北膳房總管女官,便已甚少來此同他相見。

曾經寥寥數麵,哪一次,不是她給他帶來煩擾與麻煩?

宋喜知曉師父對她深恩,亦知自己不孝。

她眼裏帶著畏懼,帶著憂愁。

馮鐵柱知她如此,是因為想著溫昭之計,著實不知所措,故而不忍責她。

她分明脆弱煎熬,無助極了。

既已被逼到絕路,她才不得已來尋他,求他念師徒恩情,教給她究竟該如何抉擇。

她遲遲拿不定主意,該要與蘇淮永別,還是在這深宮困局裏相濡以沫,繼續彼此折磨。

若答應溫昭之計,她將付出的,無疑太多。

馮鐵柱明白她的不舍,她的遲疑。

“師父從來是厚待我的。哪怕您當初將弟子朝死裏打,也隻是因為蘇淮當不起‘良人’二字。”

宋喜終忍不住落淚。

師父苦心,她若早早知曉,便不會時至今日,生死兩難。

“要你拋下蘇淮與腹中骨肉,確實難做,但為師肯助你行事。”

始終無話的馮鐵柱,見不得她悲哭,於是歎息,開口答她。

“此計的確是唯一的破局之法,溫昭智計無雙,遠勝過我,亦勝蘇淮。”

他輕輕撫上宋喜的頭,仔細講與她事實利弊。

“你們唯獨要提防的,是李家的勢力。她與李淩霄不分伯仲,但若為師助你,你們便強過了他。”

“徒兒並非欲拖師父下水,卷入這——”

宋喜連連泣淚,惶惶搖頭,馮鐵柱卻打斷了她。

“此事若到了最後,宮中各方必定相互勾連。你不結黨,溫昭亦會來請為師。”

他沉聲再歎,卻又撫了撫宋喜的頭,朝她安慰一笑。

“到了那時,為師自然是要幫自家徒兒,不幫李家那小子的。”

宮中各派,少有能敵馮天廚者。

若得了師父相助,她與溫昭之計,必然萬無一失。

宋喜明白,師父所言,句句在理。

她該做的,不是繼續遲疑,也不是回絕溫昭。

長公主勝過李宰輔,已然必成定局。她該要舍去心頭萬般情愫,打起精神,踏上前路。

兵法有道,“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既然身不由己,她能做的唯有順勢而為,依附溫昭,拉攏師父,以救蘇淮。

她如今被逼無奈,擇此下策,才真正體會到蘇淮過往的種種無奈。

他為溫恒所愛,既不屈從,那麼入浣衣局,與她結對,便盡皆是必然。

宋喜終於看清,蘇淮踏上如今命途,實非他全心所願。他有太多不能接受溫恒,不能以色侍君的顧忌。

蘇淮本就不愛男子,更何況溫恒是與他同出一父的皇弟。

雖然身為宦官,可蘇淮那處完好,又怎能夠示人?

他不能教溫恒覺察到這事情,更不能與男子、與血脈相係的兄弟苟合。

但溫恒是富有天下的君主,是他的王。

他所有的拒絕,都僅是負隅頑抗。

自一開始,他的命運,便已是山窮水盡,末路窮途。

她如何能再怪他?

*

宋喜答應了溫昭,她那日提出的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