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苦主黃巢(2 / 3)

王鐸強作鎮定,安排部將劉漢宏留守江陵,自己率一部分人馬逃奔襄陽,聲稱與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會師,再作打算。

劉漢宏這個人原本就是個搖擺分子,一會兒效力於官軍,一會兒效力於叛軍,接受王鐸安排時,他還效力於官軍。接下來,他將搖身一變。

王鐸前腳剛走,劉漢宏立刻發動了兵變,自己率軍在江陵城大肆劫掠,縱火焚燒,然後率軍北返,正式成為盜匪了。

江陵已成空城,尚讓的“五十萬大軍”輕鬆進入江陵城。黃巢隨後來到江陵,率軍由江陵北上,直撲襄陽。

負責襄陽防務的是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輔佐他的是江西招討使、淄州刺史曹全晸,二人聯軍駐防荊門阻截黃巢。

黃巢軍隊抵達後,劉巨容在山林中埋伏兵馬,曹全晸率輕騎兵迎戰,接戰不久,佯裝不敵,向後撤退。黃巢軍隊早已習慣官軍一觸即潰,不疑有詐,緊追不舍。

接近山林時,伏兵四起,曹全晸和劉巨容聯軍殺出,黃巢軍隊猝不及防,潰不成軍。劉巨容率軍追到江陵城外,格殺及俘虜的叛軍十有七八。黃巢和尚讓不敢戀戰,收拾殘軍,渡長江向東逃竄。

部將們建議劉巨容繼續追擊,可以將黃巢軍隊一網打盡。

劉巨容將如何應對?

劉巨容搖搖頭,對眾人說:“皇上喜歡辜負人,緊急時又是升官又是賞賜,一旦平定,就把人拋棄,甚至還定罪判刑。不如留些盜匪在世界上,作為我們升官發財的資本。”

劉巨容的話有無依據呢?

有,殷鑒不遠,平定龐勳叛亂的康承訓就是先例,平定叛亂後被連降數級,一直降成了恩州司馬。

劉巨容的話有無道理呢?

沒有。曆來養寇自重的將領都沒有好下場。

劉巨容的一念之差,放走了黃巢,為王朝留下了心腹大患,也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十年後,劉巨容被田令孜陷害,罪名為“玩寇自重、意欲謀反”,被鴆殺、滅族。

劉巨容的人馬全部停止追擊,曹全晸則不放棄,率部渡過長江,繼續追擊。

悲催的是,恰巧這時來了新的人事任命,任命泰寧戰區都將段彥謨擔任江西招討使,曹全晸不再擔任!

曹全晸仰天長歎,大喝一聲,憤怒無處發泄。

無可奈何,曹全晸這邊的追擊也停止了。

此消彼長,黃巢聲勢又振,轉而攻擊鄂州、信州、池州、宣州等十五州,不長時間,部眾又發展到了二十餘萬人!

各地狼煙四起之際,小皇帝李儼依然不問國事,專門遊戲玩耍,隨意賞賜,毫無節製。更加作死的是,他居然賜死了上疏規勸他改過的左拾遺侯昌業。

左拾遺侯昌業眼見四處火起,大事不妙,上疏苦苦規勸,結果惹怒了李儼。李儼火冒三丈,召喚侯昌業到內侍省待命。侯昌業以為會等來皇帝的回心轉意,結果等來的卻是勒令自殺。

從處死侯昌業這一年算起,27年後,唐朝滅亡。

留給唐王朝的時間不多了!

黃巢的聲勢越來越大,長安宮中的田令孜也動起了腦筋。

萬一長安守不住了,該到哪裏安身呢?

熟知唐朝曆史的田令孜把目光放到了巴蜀,安史之亂時,唐明皇李隆基便是逃到了巴蜀,如今形勢緊急,該好好經營巴蜀之地了。

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別人不放心,還是交給自己人吧。

田令孜把經營巴蜀的想法告訴了李儼,然後提供了理想人選,分別是陳敬瑄、楊師立、牛勖、羅元杲。

陳敬瑄是田令孜的親哥,其餘三位均是田令孜的心腹。

田令孜原本姓陳,跟隨義父入宮當了宦官,就隨著義父姓田。田令孜發達後,把自己的哥哥陳敬瑄安排進了左神策軍。沒幾年,就把原本農貿市場上賣燒餅的陳敬瑄提拔成了左金吾大將軍。

四個人選擺在李儼麵前,四個人選出三個,將分別成為東川、西川、山南西道節度使。

不著四六的李儼在節度使人選上居然想出了一個妙招:四個人比賽打馬球,按成績確定排名。

最終馬球成績第一的陳敬瑄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

身在長安的田令孜畏黃巢如虎,身處淮南的高駢卻沒把黃巢放在眼裏。

此時的高駢已由鎮海節度使調任淮南節度使,他派出部將張璘連續攻擊黃巢軍隊,捷報頻傳。宰相盧攜趁機上疏,推薦高駢出任諸道行營都統,統一指揮征討黃巢的各戰區部隊。

高駢喜出望外,下令征調各戰區部隊,自己也招兵買馬,大肆擴張,仔細一盤點,高駢手下的部隊已達七萬人。

恰在此時,黃巢隊伍內部又出現了瘟疫,士卒大量死亡,戰鬥力急劇下降。淮南將領張璘趁機猛烈攻擊,黃巢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怎麼辦?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

黃巢左思右想,想到了一招——行賄。

黃巢命人給張璘送去了大量黃金,懇請張璘手下留情,不要趕盡殺絕。有錢能使鬼推磨,拿了黃金的張璘果然停止了攻擊,給了黃巢喘息之機。

黃巢故技重施,又上演了假投降的戲碼。黃巢熱情洋溢地給淮南節度使高駢寫了信,表達了投降的急切心情,並請高駢向朝廷保舉自己當官。

高駢喜出望外,他正想將黃巢生擒活捉,現在機會來了。

黃巢和高駢雙方都沒有誠意,都把對方當成了傻子,就看誰到最後是真傻子。

高駢準備貪天之功,他要獨吞這份大功勞。

在高駢心思活泛時,昭義、感化、義武等戰區的特遣兵團抵達淮南,運用得當的話,這些兵團將在平叛黃巢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