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永遠不歸的路
我們路過高山
我們路過湖泊
我們路過森林
路過沙漠
路過人們的城堡和花園
路過幸福
我們路過痛苦
路過一個女人的溫暖和眼淚
路過生命中漫無止境的寒冷和孤獨
一個星期之後,我跟傅心揚回到了成都。他從機場直接回家,而我提著一包行李,去找莫一一。
日子是忙碌的,莫一一幫我在她家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鬧中帶靜,重要的是交通便利。一個月之後,我在電視台找到一份工作,一檔當地很受歡迎的方言情感座談節目的編導,空餘的時間就幫莫一一的影視製作公司寫寫文案或者劇本。
因為離家近,幾乎每個星期我都會回家,有時候傅心揚會來接我,他到成都來辦事的時候也會順路來看看我。經曆過這件事之後,他成熟了很多,有時候西裝革履地出現在我麵前,我都不敢上前認他,以前不羈的印象太深刻,現在突然改邪歸正,竟多少有些不適應。隻是偶爾,他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就一個人開著車從C城一路殺到我家,進了門也不說話,把外套往沙發上一甩,大剌剌地坐下,嚷著說:“累死了。白菜,有沒有吃的?”這個時候,我才覺得傅心揚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傅心揚,沒有變。
等我做好了飯叫他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在沙發上睡著了。領帶歪在一邊,襯衣的扣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他扯落了兩顆,就那麼斜靠在沙發上睡著了,眼底是深深的黑眼圈。第二天一早,等我醒來的時候,沙發上已經沒有人了,疊好的被子靜靜地放在沙發上。不過,時間用在哪裏是看得見的。有時候,聽見他打電話,再也不是以往吊兒郎當的樣子了,有的放矢,真讓人刮目相看,誰還敢說他是得父庇蔭的二世祖呢?
三個月的試用期之後,我已經成為電視台的正式員工之一,不能不說是幸運的。欄目組有七八個編導,一人負責一期,輪流播出,說是編導,其實就是采編導一手抓。從一開始的選題策劃、文案撰寫,到跟主持人溝通、邀請嘉賓、節目現場的調控,大到一期節目內容,小到為嘉賓報銷出租車費,一手包幹。有時候聽到同事們抱怨,做得比誰都多,可是拿的還不到主持人的一半,但真正做事的時候又都是一副拚命三郎的樣子。
我們節目的主持人在當地知名度高,非哥是巴蜀笑星出身,唱念做打樣樣精通,為人也很和氣,主持起情感欄目也遊刃有餘。不過他的檔期安排得很緊,基本上每次錄節目都是提前兩個小時才過來看文案,因為是直播,每次我都提心吊膽地在鏡頭背後度過那難熬的四十五分鍾。女主持蘭蘭是典型的“80後”,樣子討巧,重慶人,有著重慶人的耿直和直爽,比電視上的花瓶多了一股生猛的霸道,因為每期的話題常常會圍繞一個以真實新聞改編的情感短片展開,所以每次她都會爆出些經典語錄,跟嘉賓爭鋒相對。因為是完全口語化的節目,正是由於有這樣的衝突,才讓我們這檔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每次主任過來視察,都拍著非哥的肩膀說:“再接再厲。”下麵的人就會起哄,“獎金,獎金,獎金!”
因為節目是晚上九點半開始直播,錄完之後已經接近十一點,每次大夥都會去電視台旁邊的那家火鍋店吃夜宵,有時候是非哥請客,要是哪天主任心情好,也會突然現身,充當聖誕老人。一組十幾個人,熱熱鬧鬧地坐在火鍋店裏吃夜宵,氣氛融洽,說得最多的還是錄製節目的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