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終於有一天,母親發現小薩繆爾有些不對勁,於是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小薩繆爾一邊流著淚,一邊向母親道歉,他認識到自己隻是為了得到好處才做個基督徒的,這樣做太卑鄙了。慈祥的母親把小薩繆爾抱在了懷裏,安慰著這個不懂事的孩子。
在小薩繆爾一家所住的村子裏,有一座木料搭建的教堂,地板是用短木料鋪成的,裏麵放著幾張長條凳。地板之間的縫隙沒有填平,更沒有什麼地毯,所以要是掉下比桃子小的東西,很可能就會從縫隙中掉下去。
整個教堂的地板,高出地麵兩英尺,豬就可以睡在下麵。冬天,地板縫裏會吹來冷颼颼的涼風。夏天,裏麵則活躍著許許多多多的跳蚤。
在教堂的牆上掛著錫器龕燈,裏麵點著黃色的牛油蠟燭,作為教堂裏的照明。你可別小看這個教堂,它不僅是全村最好的建築,而且還有多種用途。這裏除了做禮拜外,還用來作為教室。
在小薩繆爾看來,教堂是一個最沉悶、最沒意思的地方。可是,篤信宗教的媽媽不這麼認為,她總是督促薩繆爾去教堂裏做祈禱。為了不使媽媽傷心,他隻好去教堂裏找點讓自己感到有意思的事情幹。
雖然小薩繆爾總被安排在遠離窗外誘人景物的地方,但卻不妨礙他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飛翔。他想他的小夥伴們,想著山巒和河流,想著與大自然親近的快樂時光。
薩繆爾後來從霍爾太太那個私立學校轉入了道森先生在一所木板房裏開設的學校。在這種學校裏,傳授的是《聖經》中的經文、教義,單調、沉悶、刻板,薩繆爾對此更是毫不感興趣。他向往著室外陽光下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大自然。這個長著大腦袋,一頭紅色頭發,一雙透著機靈的灰眼睛的小男孩,人雖然坐在教室裏,但是心卻在外麵的世界。
薩繆爾少年時最討厭而又最感敬畏的就是禮拜天去教堂。這對於向往自由的他來說,簡直就是活受罪。在去教堂之前,首先要洗漱幹淨,穿戴整齊,一路上還要規規矩矩的。然後在教堂裏端坐著,聽上一兩個小時的乏味的布道。
在牧師那充滿激情的布道聲中,薩繆爾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想著有什麼好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打瞌睡。但是,無論他怎麼不願意,他知道牧師在做祈禱時,一定要保持安靜。
有一次,正當牧師專心致誌地做祈禱時,一隻小飛蟲落在了薩繆爾前麵人的後背上。隻見這隻小飛蟲的兩隻前腿一上一下互相搓來搓去,一會兒又伸出兩隻前腿抱著頭,好像在拉著自己的腦袋。薩繆爾有些擔心地覺得它的腦袋和身子就要分家了,它一會兒又用後腿去梳理翅膀,小飛蟲旁若無人地做著這一切,仿佛這裏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
薩繆爾隻給了這隻小飛蟲一小會兒的安全時間,他慢慢地伸出手去,小飛蟲頃刻之間已經被他抓在了手心裏。這時,旁邊的媽媽看見了,叫他把小飛蟲放掉。
小薩繆爾討厭去教堂,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躲掉。為此,媽媽時時要考察薩繆爾是否去過教堂。她會問他當天講的是《聖經》上的哪一段。於是薩繆爾就自己挑上一段,背給她聽。這招一直能蒙混過關,直到有一次他背的內容與上了教堂的鄰居說的不一樣,才徹底敗露了他的謊言。於是,小薩繆爾就采取其他辦法,以對付媽媽更加嚴格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