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小聰明的男孩(1 / 2)

在克萊門斯一家搬遷到漢尼巴爾時,此地還是一個剛開發不久的小鎮,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美麗的自然景象。

漢尼巴爾鎮毗鄰密西西比河,鎮後是一片綿延起伏的山巒,山上有密林、山洞,還有各種可愛的小動物。這裏四季如夏,你可以看到樹林、山巒和奔騰的河流,還有頭戴草帽的孩子們在河邊釣魚。

隔著密西西比河是伊利諾伊州廣闊的平原,那裏有馬克·吐溫終生難忘的約翰姨夫的農場。奔騰不息、氣勢磅礴的密西西比河是馬克·吐溫童年時代同小夥伴們嬉戲玩耍的天然的遊樂場。

薩繆爾4歲半開始上學,此時當地還沒有公立學校,隻有兩所私立學校,學費是每人每周2角5分。薩繆爾先是在霍爾太太辦的學校裏上學。

在上學的第一天,薩繆爾第一次聽到別人把自己的名字連成一串地叫出來,此時他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其他同學都知道,霍爾太太如果叫一個小孩全名的時候,事情就一定不妙了。

原來,剛上學的薩繆爾還沒有理解校規是什麼意思,他就破壞了一條校規,並受到霍爾太太的警告,不得再犯,否則就要挨鞭子。不一會兒,年幼的薩繆爾又不經意間違背了校規,於是霍爾太太便讓薩繆爾自己出去找一根枝條來。這讓小薩繆爾感到很高興,因為他認為自己能比別人更審慎地找到一根合適的枝條來。

在爛泥漿裏,小薩繆爾找到了一個箍桶匠用橡木刨出來的那種舊式的木塊,寬5厘米,厚厚的,一頭彎曲處有點兒鼓起來。附近還有些新刨的木塊,但是薩繆爾取了這一塊,雖然已經有點兒爛了。

薩繆爾把這根有點腐爛的木條遞給了霍爾太太後,恭順地站在她的麵前,想爭取她的好感與同情。但是,霍爾太太隻是看了看木條,便生氣地說道:“我真替你害臊,看來找枝條這樣的事,我得派一個比你判斷力強一點的人去幹。”一聽霍爾太太這話,在場的許多孩子的麵孔立即煥發出光彩來,各個躍躍欲試,他們都希望能被指派去幹這件事。最後,霍爾太太指派吉姆·鄧拉普去找枝條回來。

接到命令,吉姆飛快地跑了出去,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根粗硬的枝條回來,交給了霍爾太太。看到這根枝條,小薩繆爾不得不承認,吉姆確實是一個行家。

霍爾太太是一位來自新蘇格蘭的中年婦女。這位虔誠的基督徒力圖用《聖經》來塑造孩子們的心靈。可是天性活潑的薩繆爾對喋喋不休的祈禱和晦澀難懂的《新約》,一點兒都不感興趣。

開學的第一課,霍爾太太總是以祈禱和讀一章《新約》開始,她還扼要地把這一章解釋了一下。有一次解釋的時候,她講了原書所說的“祈求,你就會得到”。她說,不論誰,隻要祈禱時是真心實意的,就不用懷疑祈禱會得到允準。

小薩繆爾對這個說法,印象極為深刻,對祈禱能提供這樣好的運氣非常高興。這是薩繆爾平生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於是他就想試一試。此時,小薩繆爾對霍爾太太的話簡直深信不疑,對祈禱的結果也沒有任何的懷疑,他祈禱能得到一塊薑餅。

薑餅是一種古老的食物,最早可見於古羅馬帝國時代,一本叫《羅馬帝國的烹飪和用餐》的烹飪書中。薑餅的主要原料就是“薑”,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後來,通過一件事情,小薩繆爾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他每天都能得到一塊薑餅,因為班裏有一個麵包師的女兒,她每天早晨都帶一塊薑餅到學校去。以前,她總是不讓人看到她那塊薑餅。可是薩繆爾在祈禱完畢後,就見到了這塊薑餅,一伸手就可以拿到。而此時,小姑娘卻正向別處張望著。

在此後的兩三天裏,小薩繆爾的祈禱雖然和鎮上別的人一樣虔誠,可是卻毫無結果。他發現,祈禱再靈驗,也不能把那塊薑餅再一次往上舉起來。於是,小薩繆爾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如果一心想著薑餅,眼睛盯著薑餅,就不必在禱告上麵花費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