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集:太醜了(2 / 3)

他適當收縮兵力,並守沈陽的絕大部兵力於遼陽,並大饗軍士,準備幹糧、行具,佯示進兵。

由於老熊過去在遼幹過,就專門盯女真人,這一點讓後金疑慮。

特別是努爾哈赤,他生(忄生)就多疑,所以沒有立即進攻遼陽。

熊廷弼呢?

他倒過來,抓緊這得來的寶貴時間,加強遼陽城防。

在城外掘壕三道,每道闊三丈,深二丈,中灌河水,阻敵前進。

在此基礎之上,熊廷弼進一步采取措施。

他與總兵賀世賢率精兵一千,踏著冰雪,突然出現在已被努爾哈赤占領了的撫順關,大張旗鼓,坐在馬上,以鞭指點地形,“宣言某可營,某可伏,某可戰”,故意讓後金哨探知道,然後取道而回。

努爾哈赤受大明積威,又知道老熊的厲害,以為熊廷弼要襲擊他,就下令砍樹堵山口,運石整修關隘、山城。

熊廷弼又贏得了時間,大修遼陽城,薄者加厚,低者加高,並在城西、北、東壕外再築大堤,瀦水。

二三個月後,一座高厚壯固的遼陽城屹然雄峙在遼東大地上,防衛空前加強。

熊廷弼進一步加大防禦縱深。

他分析了遼東地形,認為努爾哈赤進攻遼陽必出撫順關。

沈陽、奉集距撫順各六七十裏,互為犄角,完全可以控扼撫順。

於是熊廷弼於萬曆四十八年四五月間,親自督修沈陽、奉集城防,然後部署了兵力,命總兵官賀世賢率領三萬人守沈陽,柴國柱率兵二萬守奉集。

剛剛部署完畢,六月十二日,努爾哈赤兵分兩路分別進攻沈陽和奉集,被賀、柴二部擊退。

八月,又以五六萬人進犯沈陽,熊廷弼親自督陣,後金又未得逞。

在遼陽的防禦鞏固之後,熊廷弼希圖進一步進取。

早在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他就提出了對努爾哈赤實行“坐困轉蹙”的戰略設想。

即把自己的軍隊分成四路,分別置於靉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河間,每路三萬人,自成一能攻能守戰區,各路相互策應。

各路組織機動部隊,消滅零星擾邊小分隊。

在農忙季節,各路實行迭進互擾的戰法,使後金不得耕種,陷入困境,然後相機或四路同時,或三路牽製一路進征。

到泰昌元年九月,熊廷弼已集結兵力十三萬,重二百斤以上的大炮數百門,七八十斤的三千餘門,百子炮以千計,戰車四千二百餘輛,鐵箭、火箭四十二萬餘支,準備於冬季率軍去撫順關顯示威力,第二年春天,自率大軍駐撫順,逐漸進逼。

如果後金出兵不與其交戰,而派兵從靉陽、清河、寬奠等地出擊,迭進互擾,疲憊對方,並采取招撫的辦法,爭取其內部響應。

可以這樣說,老熊在這裏打了一場精彩的組合拳,把後金給嚇得半死。

以拳擊比喻。

第一回合,後金把大明偷襲了一把。

第二回,後金連滅大明三路大兵,取得空前的勝利……

這個時候,大明又膽又寒,肝兒又顫,根本不堪再戰!

於這個時候,熊廷弼打第三場。

他先裝出一副進攻的樣子,讓對方防守,然後他休息,幾次三番,他休息好了,再回敬對方幾下。

然後,老熊又開始進行武裝,一步步的加強自己,改變自己,使自己強大!

到了新的一輪,老熊已經強壯到可以跑鐵人三項了!

相反,後金卻給他當猴子一樣的玩傻了!

最陰險的就是熊廷弼的戰略,他對後金使用的是唐高宗攻打高句麗的戰略!

唐太宗打高句麗,碰了個頭破血流,一直到現代,都讓韓國高麗棒子暗爽,唐太宗牛吧,給我們高麗打的!

厲害吧。我們大韓民國才是天下第一!

NO·1。

不過唐高宗就精明了,咱不和他們打仗,就是和他們比割麥子!

高句麗兵不敢和唐兵野戰,一般都是打防守反擊。

和意大利足球一樣。

現在唐軍也不過來進攻了,就是看你們家麥子熟了,我們發所一下友好的鄰邦精神,替你割了,看你什麼時候有時間來我這裏取……

結果高句麗就向大唐低頭了!

沒力量打了!

李唐一舉滅了高句麗!

熊廷弼現在就是這樣,他比唐高宗還要陰險。

他不僅去割對方的麥子,還打擾對方的耕種!

哥們別幹活了,小便去!

當女真人們想要幹活務農的時候,大明的軍隊就這樣來了!

不讓你種地,不讓你收割……

看看你們女真人那點有限的搶來的資源可以使用多久……

然則……

在這個時候,大明朝的內部又出現了動蕩……

當然,這不是本書的重點……

老熊旗開得勝,劉髑歙在程府一直住到了六月。

這個時候,他的未來嶽父,程箅,替他跑來了一個衛所軍的千戶——合肥千戶所!

這個時候的衛所製度十分的敗壞,已經很不堪了。

明朝的軍製是衛所製,根據這種衛所製,在中央設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作為全國最高軍事機構。

五軍都督府統轄若幹都司,都司統轄設立在全國各州縣的若幹衛所,大體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設指揮使等官,管轄五個千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