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若國道:“你非我朝庭中人,其中內裏你哪裏知道,孩子,去幹好你自己的事吧……”
劉髑歙當下回轉。
他不知道,衛若國說的是真的。
為什麼?
馬保要死了,馬保一去,他必然地位不穩。
太監的出路就是這樣。
你在宮中可能高高在上,但誰要搞你,一下子就可以讓你生死兩難!
富貴雖好,但往往不由人啊!
如果你離開了宮,一個閹人,誰又理會你?
縱有萬貫之財,生不帶來,死了還能帶去嗎?
想要到地方置些田產,人家看你是一個退下來的閹人,還不想著法兒的把你給榨幹淨?
所以太監們離了宮,往往寧可到寺裏去,多少還可以有口吃的,死了還有寺裏的僧人替你辦下後事。
但你到地方上去……
保個全屍就不錯了!
最後的下場往往還是慘不可言!
因此衛若國心中也的確是想,混不下去了,就看看劉髑歙是不是可以容人!
若是他真的可以對太監有好感,自己於他有恩,謀一個晚年該不成問題!
當然,這個時候,衛若國並不確定劉髑歙就是那種可以幫助太監的好人。
他還要再看看。
劉髑歙是很討厭給人拜頭的,這樣的見人,見一個,比自己大譜,就要納頭磕,太……
不過他也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是印象分的時候,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給衛若國磕頭並無壞處,這一個頭磕把下來,劉髑歙得到了衛公公的批條,當然是蓋馬保公公的大印!
劉髑歙得到了什麼呢?
五百個槍頭,四副披甲,二十張弓,兩千支箭頭,兩把三眼銃子,十支鳥槍,一百把刀,五百套軍服!
這是給多了的!
為什麼?
一般,一個千戶,他的兵該是三五百人,以明朝庭的態度,給你兩三百人的武裝,你別倒賣出去一半,就不錯了。
官府一般不會給你,就是這,你還得再掏筆錢買。
當然,錢不是問題,問嶽父!
什麼東西都有了,就要招兵了。
劉髑歙在程氏家丁的幫助下(他那點手下不夠搬東西的),把這些東西運回家。
然後,劉髑歙叫上了刑大和歸無光,著兩人去買米備鍋,再去蒸饅頭。
將這些準備差不多了,他去了南京太監最多的地方,南京城外的濕糊地。
濕糊地隻是一個叫法,主要是那些閹人們的所在地,這些閹人很多,足有數千近萬!
那要說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太監呢?
大明是一個使用太監的,太監的數量約在十萬。
注意,正常的情況下,是那些可以幹活的太監,不能幹活的太監,老太監,滾!
除了這些老貨,還有那些可憐蟲,是什麼人?
病了的!
除了病了的,還有給打傷的,打死的,開革的……
這些零零總總,使太監成為一個缺。
當太監好不好?
不好,沒幾個哥們放著男人不當要當太監。
那時代開刀手術也不好!
但還是有人要當太監,為什麼?
是為了生路,發財!
不管是用何種名目吧,每年的確是有很多的人自己把自己閹了,也就是請刀兒,然後來應征當太監!
那要說了,你當就會是你麼?
不可能!
當太監的也有人來選,選的是什麼?
是那些十二歲到十六七的小太監。一般都是這樣的!
先中了你,可以了,自己閹了?
得看看,成,沒問題了,好嵬子,進門認了爹,以後啊,咱就是一家人了!
但總有沒當上的,那怎麼辦?
對不起了,哥幾個請自便吧!
很多人當不了太監,卻又成了閹人,不上,不下,這種日子堪稱變態!
一些被開革的也慘!
反正,太監這種職業,特別是那種沒混出名堂來的,是最最慘的!
每一個太監,最怕的就是一個晚年下場!
看曆史也就知道了,當普通太監,你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被隨意的折磨,整死,和玩似的。
但當大太監,你縱然權傾一時,又能有什麼樣的好下場?
你還真指著自己老了,會有誰好心的替你養把老,送終?
當你死的時候,有人歎那麼一口氣,就算積福了!
這就是大明朝這些可憐閹人的下場!
過去,沒人關注,他們在野外,活的就和狗一樣!
有出路的,會有出路,沒出路的,哪天死了是幸福!
這些閹人日子之慘,當真是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可是由於他們在當時的這個朝代,已經被妖魔化了,你就算是見到了,知道了,也會遠遠的躲開,沒幾個哥們敢上前的。
遇到一群閹人,很多成年大漢都肝顫!
這些閹人根本不顧自己的命,出手的時候摳眼捏蛋,什麼下作事都可以幹出來!
為的,也就是一口吃的。
歸無光就道了:“爺,你是什麼身份?我們何必要招募這些閹人?您也不嫌那味兒……唉……不是我說,這些人哪裏是人,哪天早死了是好呢……”
瞧瞧,這就是歸無光這個文人對這些閹人的看法,刑大也是同樣的意思:“爺,要招兵麼,有錢使,就有後生,何必找這些不男不女的東西?”
劉髑歙歎道:“你們這幫人,就沒點仁慈之心,要知道,有人仁慈之心,就不再是人了,而是仁人了,是慈人了,虧你們也是苦日子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