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奴隸製的等級下,夏國就這樣的成立,然後強大。
四夷賓服。
在當時,夏國的軍隊最多,兵車最盛,武力強大。
士兵們已經完善了青銅兵器!
不過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也不是說打仗就可以打起來的。
所以,在當時,還有很多的小部族。
商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小的部族。
但這個部族出現了。
它開始強大了。
在商想要挑戰夏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件事!
那就是資曆!
這個世上,哪怕是在古代,也是講資曆的。
夏國建立了四百五十年,它是如此強大。
但這個國家的滅亡,卻是商造成的。
商是怎麼滅亡夏的呢?
起兵車打!
商國起了多少的兵車?
這個數字不統一,有的說是九車,有的說是百車,到底是多少,大約在九車到十幾乘車左右。
這個數字是確定的,是真正戰鬥的部隊。
夏呢?
雖然也有車,不過早已經不成軍了。
而且當時的皇帝幹得有點不好,讓老百姓很討厭。
可即使如此,夏還是中國當時最強大的一個國家。
以一個新生強大的小部族,去挑戰這樣的一個大國家,老實說,商湯沒底。
湯沒底,不過卻有法子。
在當時,他的方法就是結人心。
怎麼結人心?
先給自己豎威,也就是建立神話崇拜,有了玄鳥生商之類的故事,有了這些之後,湯就可以向自己的部族民們說了!
看看,我們也是很牛的,我們也是受到上天眷顧的,我們的前輩也是出過牛人的!
現在,我們要發達了,我們要取代夏了,因為我們的祖先也很了不起,神仙的幹活!
子民們相信了湯,他們開始進行祭祀。
這個意思是說,夏啊,你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你們雖然強大,雖然上麵(指神仙)有人,但我們商也是受到神仙眷顧的,我們上麵也有神明!
現在我們有了神明的保佑,我們不怕你們了,我們敢過來打你們了!
這就是湯進行祭祀文化的作用。
湯利用這些,上下同其(穀欠),果然打敗了夏。
取代了夏。
在成功之後,湯就意識到祭祀文化的重要。
於是,縱觀商文明,祭祀文化就這樣的興盛起來了。
國君或是將軍們,他們時時刻刻的要自己的子民記住,我們做的事情有神明保護,神明最大,我們得到了神的幫助,我們最強最大!
士兵們上戰場也就有勇氣了,他們不害怕了,神明幫我們,我們最大嘛!
修了兵甲,興了祭祀,就是這樣,大商文明開始強大起來。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句話——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因為那是一個全民教育很失敗的時代,除了少部分人,大家都沒文化,想要讓上下同其(穀欠),就得搞這種祭祀文化。
使上下都同心攜力。
到了後來,文化禮儀深入人心。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一個國家的君主,最大的文明,就是祭祀。
當國家滅亡,他們不說國家亡了,而是說——祭祀絕了。
絕了他們的祭祀。這才是大事!
但……祭祀文化是不會絕的。
國君的時代結束,大一統的時代到來,開始了世家。
這些家族的祭祀文化又開始了。
到了明代,更加的恐怖!
大家有大家的祭祀,小家也有小家的祭祀。
祭祀誰呢?
祖先,先人!
你姓什麼?
你的老祖是誰?
你自然是要祭祀誰。
太監……或者是說閹人,最上人不恥的是什麼?
就是他們絕了祭祀。
不要小看這一點,閹人一樣是中國人,一樣是被這種傳統薰陶出來的。
比如魏忠賢。這個可憐的哥們,他當了九千歲,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搞什麼生祠?
他一個閹人?
還要生祠?
說來說去,也就是想要過過癮。
過過什麼癮?
是過過被人祭祀的癮。
老魏哥其實知道,人死如燈滅,他一個閹人,活的時候固然是權傾天下。
但他死了,他又算得了什麼呢?
就說太監們的偶像,鄭和鄭公公,那位偉大的三寶太監,他死了,他有人祭祀嗎?
一樣沒有。
不會有人祭祀太監的。
他死了也就是埋在南京而已……
這就是事實,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你小看這一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可以這樣說,在明朝的這個時代,祭祀對於中國人的重要,不壓於共產主義之於現在的中國!
沒有共產主義就不會有現在的新中國,那麼,沒有祭祀文化,也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國!
中國文明就是建立在這一代代的後人對祖先的崇拜中。
日複一日。
要不然,孔夫子那個政治投機失敗者怎麼在死後,就成了聖人呢?
他活著的時候,是聖人嗎?
不是!
他當時不是聖人!
是後世人對他的一代代的崇拜,使他成為聖人的。
這也是一種恐怖的祭祀文化。
劉髑歙為了讓這些閹人們覺得自己有根,有向心力,他就要搞這種祭祀文化。
所以,劉髑歙把祠堂給建立起來了。
這一行為,讓整個閹人們都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