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看起來,嚴家村要富上那麼一點點。
好似也就是這樣了。
但卻絕非如此。
這些老百姓很窮苦,也就是餓不死,勉強過自己的日子而已。
劉髑歙開始還不太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但後來他算是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勞動的惰(忄生)。
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說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是這個世上最好的老百姓,隻要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就不會造反,他們會老老實實生老病死在他們世世代代墾種的土地上!
好似就是這樣。
那麼,為什麼,這個世上會有那麼嚴重的貧富分化呢?
製度!
大明的製度讓這些老百姓連地都種得懶洋洋的。
他們根本不用心種地!
為什麼?
我們得看看這個時代。
這是一個你起早貪黑的幹活,卻並不能致富的時代!
不要說致富了,你連吃飽飯都不可能。
魯迅先生在糶米一文中解釋了。
你如果豐收,那麼米價肯定要跌。
大家都有米嘛,為什麼不漲價?
你如果不豐收,老百姓先就沒了吃的。
再說種地,你種地,就一定可以發財了嗎?
在同樣的一片土地上,那些士紳和地主一般是不向朝庭,也就是國家納糧的。
老爺們有國家的優惠政策。
而平民老百姓沒有。
種得多,你納得糧就多。
這個糧,不是朝庭一家就收的。
你得了解大明朝這個官場的製度。
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縣官或是那些老爺們,是可以向你加征的。
崇禎皇帝向下麵征糧,憑良心說,這是不對的,但在當時,他征,是這麼多,不征,也是這麼多。
地方官員會變著法兒的向你征糧,征老百姓的糧。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壓迫老百姓呢?
你孫子種不起地了,沒法子了,就隻能出售土地,把你的私有地售給那些官老爺們,或是那些地主老財。
他們因為有國家的政策,所以得了你的地後,可以輕鬆的種糧,收你當佃戶,這樣還能讓你勉強吃個飽點。
一句話,當時的製度使老百姓們發現,他們努力種地,不會過好日子,他們隨便點,這日子也就是這樣過的。
悲哀,無奈,但那又如何?
所以日久天長,養成了老百姓們的一種……
勞動惰(忄生)。
他們一般不是那麼的愛種地了,也不愛幹活了。
劉髑歙看過“新大秦帝國”。
在那裏麵,一村老百姓,是貧困村,國家補給糧食。
但這個村就是這樣,吃光了糧,就挨餓,沒有勞動的積極(忄生)。
最後商鞅來了,他斷絕了朝庭的補給糧,讓老百姓們哪怕到山上刀耕火種,也不給他們國家的救濟糧。
就這麼的,他們反而自救了。
人類,就是這樣。
你得有一種勞動的積極(忄生),發揮出了這種力量,什麼事都可以辦到。
當年蘇聯鬧革命,在革命之初,所謂的革命者們打砸搶,自己把自己的國家毀滅了個幹幹淨淨。
使國家倒退進入到了農奴社會。
但很快的,斯大林他們就發動了大勞動。
在這種努力生產的勞動下,列寧也參與了。
人們拚命的努力建設國家,前蘇聯就這樣崛起了。
所以說,隻要調動了人們勞動的積極(忄生),就可以日新月異,化不可能為可能。
你讓現在劉髑歙帶這票閹人搞什麼大躍進,那純搞笑。
但是,你讓劉髑歙帶這些閹人們,按他說的,去設計,改造他們居住的這個環境,進行大勞動,大開墾。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見一畝畝的荒地被開墾出來,一道道的牆被立了起來,一座座房屋被立起。
這種變化讓嚴家村上上下下都給懵了!
他們沒想到一切會變化的這麼快,一切會發展的這麼快。
特別重要的是……
劉髑歙把祠堂給建立起來了。
回顧中國文明,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事實!
那就是祖先崇拜,或者說是祭祀文化。
祖先崇拜也好,祭祀文化也罷,都是說一個可怕的事實!
這種精神刻在我們中國人的骨頭裏,那就是根!
什麼是根!
中國人牢牢的記住!
祖先就是根,對祖先或是先輩們進行祭祀,這就是祭祀文化。
這是從古就傳下來的。
從最古老的時候起就是這樣,雖然在曆史的長河中有過改變,但根本卻沒有失去。
祭祀文化源於中國的大商文化。
回顧古代的文化,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的文化曆史中,夏,是一個文明初起之國!
夏國的曆史長達四百五十年!
在這四百五十年裏,它比後世的漢還要長!
正是這一寶貴的時間,使中國人確定了華夏思想!
什麼是華夏?
這就是華夏了。
有章服之美曰華,有禮儀之大曰夏!
在夏朝的時候,中國人們就研究搞出了這種章服文化,就建立了自己的禮儀製度。
雖然這是一種奴隸製度,但不可否認,從部族社會,往國家的轉型中,一切都在大夏的時代完成的。
夏把這一文化達成,但真正的祭祀文化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傳統!
還沒有深入!
那麼,祭祀文化又是怎麼興起來的呢?
夏建立了禮儀,他們用章服和禮儀規定了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