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是一點都不急,慢慢發育,兵漏幾個都無所謂。
就如同在亞運會裏一樣,他依舊拿著線上弱勢英雄,不把打野叫來基本上也沒什麼逆轉的可能性,但是,一個英雄如果線上弱勢,那其他地方肯定就有優勢。
如果是沒有任何缺陷的英雄,那應該在板位上。
所以,這就是對比賽各個時期的取舍,該弱的時候你得弱,這時候硬來是不合適的,該強的時候就得強,認清什麼時候可以打,這才是致勝的關鍵。
所以這一次寧王也沒有幫著抓,前期隻是選擇性反蹲幾次。
前期挫敗對方的進攻就可以了,不需要主動進攻,進攻壓力在對手身上。
隻要一切都做對,那勝利就唾手可得。
其實職業選手跟一般玩家差距也就在這裏,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極端一點的玩家,不管拿什麼英雄,別人一挑釁就上頭了。
而IG現在也比之前成熟了很多,整整十分鍾,對手沒有任何拉開差距的機會。
局麵隻要僵持住,對前期陣容來說是很不利的。
盲僧也是上躥下跳了十分鍾,三路尋找機會,愣是一次都沒成功!
如果換做L CK的隊伍,此時他們或許還能穩住,但歐美隊是這樣的,玩起來策略性不高,容易陷入急躁,而且還是麵對葉秋這種選手,更慌了。
從本質上,歐美隊員並沒有跟路人局的絕活哥有多大差距。
他們更崇拜那些依靠操作一打幾的大神,而不是L CK那種按部就班的職業選手,所以呢,對麵的葉秋恰好又有那麼幾次操作的名場麵。
可以感覺到,對方在沒找到機會的時候,自己就慫了。
“好像完全沒有氣勢啊,怎麼回事?”
“就像是被嚇到的樣子,現在IG那麼嚇人嗎?”
“他們也不是沒找過機會,但IG都穩住了,你知道現在IG給我的感覺是什麼嗎,如果他們依舊是以強大的對線能力直接碾壓,那看起來和以前沒什麼差別。”
“對,他們現在不僅攻得破,還穩得住,這種氣場怎麼說?”
“那是一種自信,特別能給人壓迫感,絲毫不亂的。”
就像是高手麵對普通人,就站在那裏看你舞,你就會越來越怕。
人家還識破了你每一個意圖,當所有招都用完還沒效果的時候,那種心理壓力巨大,絕不是一兩下獲勝能比,你快速破招取勝別人下次以為還有機會。
像這種穩步推進的,容易讓對手心態崩掉。
十四分鍾的時候,峽穀先鋒團,海裏桑果然就繃不住了。
布隆急躁地想開,卻被IG拉扯了,牛頭一下把人頂回來,IG隊員將布隆一頓群毆,最終人頭被葉秋的劍魔拿下,從這開始,FNC就陷入了崩塌的節奏。
按理說這還是前期,但他們做不了事就會著急。
前期陣容確實厲害,但硬送也會死。
第二十分鍾,葉秋的劍魔開始邊推,厄加特死守住防禦塔,卻也被消耗得很慘。
按理說這個英雄本不該這樣,這就是經濟差距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