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托(1 / 2)

“揚武大將軍,”在嶽托的大帳之中,一個尼堪阿哈跪在地下,將一封書信高高呈上,態度也是十分恭謹的道:“這是睿王爺叫奴才送來的書子。”

“哦,下去吧。”

嶽托對下十分和氣,點了點頭,道:“你辛苦了,叫人好生待他,給他一點酒肉吃。”

他的帳下親隨,有一個牛錄額真模樣的出來,親自帶著這個奴才下去了。

在嶽托身邊,都是他旗下和這一次出征的貴戚和大將們。

貝勒鑲紅旗主杜度,洛洛渾,大票的固山額真,梅勒額真,還有蒙古八旗的各旗旗主貝勒台吉們。

引人注意的,就是帳下左右兩側還有幾個穿著明盔亮甲的漢人將領,雖然穿著和女真一樣的鎧甲,也是留著金錢鼠尾,但漢人的樣子一眼就能認的出來,那是和蒙古、索倫、女真都完全不同的長相。

這些漢將在帳中,女真和蒙古的貴人們都是一副嫌惡的模樣,離他們最近的都是一些梅勒額真級別的軍官,這些軍官雖然不敢違抗嶽托的命令,不過最少在表情上,他們還是忍不住自己的真實情感。

滿清貴胃對漢人的歧視是全方位的,但上頭有皇太極鎮著,這些人也隻能接受現實,但平時怪話是肯定少不了的,在遼東,是女真人抱怨皇太極對漢人太好太優容了,而漢人又抱怨皇太極對女真人太照顧,對漢人全方麵的歧視。

這種紛爭,連皇太極有時候也沒有辦法,要多少召開會議來調解。

最著名的一次,便是皇太極對漢臣們說:“你們總是抱怨賦稅太重,漢人較滿洲負擔要重的多,抱怨朕對子民不公。但你們沒有想過,滿洲是三丁抽一打仗,經常要放馬出征,死傷是難免的,而漢人卻是二十丁抽一,出兵打仗的人遠在滿洲之下,多繳納賦稅,多服勞役,豈不是理所應當?”

大意便是如此,一番話說出來,也算是很坦誠了,漢臣們無語,隻能退下。

在遼東時期,重要的戰事倒確實是女真人在打,特別是女真的幾個精銳的部隊在打,女真人確實在承受較重的傷亡,所以皇太極的話也算有道理。

同時也是點出了一個事實,漢人的賦稅負擔極重,勞役也來的比滿洲和蒙古要重的多,同時也是被抽丁當兵,而且還得被女真人歧視,遼東漢人的日子當然是十分難過。

但人至賤的地方也在於此。

萬曆和天啟年間,漢人的反抗此起彼伏,一直不曾消停,到皇太極秉政之時,反抗的漢人已經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剩下來的,就是一群奴性特重,不僅接受現實,而且已經融入這個異族政權之中,心心念念,都是以異族政權的忠臣良將自居了。

象孔有德,一家大小死在努爾哈赤手中,原本是同女真有血海深仇,在東江鎮時,也曾經多次與清軍交手做戰。

等登州之亂後他帶著部下投降,然後皇太極郊迎於他,行抱見禮,先封都元帥,後封為王,極其禮遇優待。

結果此人便是與投降漢軍一起,從此對滿清極為忠心,三順王攻打旅順,都是自告奮勇,尚可喜連他大哥尚可義都沒放過,旅順總兵黃龍和副將尚可義在內十幾名將領戰死,東江鎮的最後一點精銳和遼東水師的餘燼也是全部喪失在這麼一場以漢軍為主的攻防戰裏頭。

入關之後,漢將和明朝降將的作用更是無比強大,那些明朝降將給明朝效力時,鬧餉,叛變,投降,軟骨頭。

剃了頭留了辮子,就是變的凶猛無比,整個南明,其實也就是明朝降將和遼東漢將一起聯手給滅掉的。

現在這個時候,偏居一隅的清朝中的女真子弟還有戰鬥力,不曾被優裕的生活給腐化掉,在他們眼中,漢人雖多,仍然是無用的廢物,真正打起仗來,還是要靠女真人為主。

在這個時候,也就是皇太極和女真人中的寥寥幾個人認識到奪天下靠自己人不成,非得拿起以前契丹人的遼和前代女真建立的金一樣,以漢製漢!

嶽托便是這些女真貴人最傑出的一個,他的遠見,最少已經穿越時空,看到十年八年後的情形了。

曆次進關,就是打擊北京四周的防禦力量,用燒殺搶掠的辦法讓北中國缺乏力量,這樣持續打擊下去,遲早會有瓜熟蒂落的那一天的。

到時候入關占據北京,憑幾萬旗丁,不到兩萬的精銳,女真人如何能占據整個中國?

經過多次入關後,女真統治集團已經從幻想偏安遼東成一小國,變成了入關占領北京,占領黃河以北,恢複當年大金的疆域,然後又是一變,變成了混元一宇,占領整個明朝統治下的所有土地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