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怕啊!同為女性,她看得出這一次項羽柔約談左亦斯的目的,隻是為了複合。
而她也清楚,如果左亦斯和項羽柔,這對俊男美女真的複合了,她那顆為了倒追左亦斯,而改造的超合金加太空陶磁鑄成,萬用不壞百變金鋼級的超級心髒,不會在第一時間內打回原形,再度變回少女玻璃心,且瞬間碎得滿地。
巫舞知道,自己還不夠堅強,才剛安裝上的超強心髒仍處於適應期,可能還無法負荷太衝擊性打擊的第一手消息,所以她扁扁嘴,鴕鳥地選擇逃開。
她悄悄退出杜鵑花叢中,然後從其他方向撤離。
她寧可等候結果出爐後,從他人口中得到結果,再決定自己該怎麼辦,也不敢躲在一旁,聽候最直接的命運判決。
對峙期間,項羽柔不開口,而左亦斯也無話可說。
詭異的氣氛在寂靜的空氣中流動,充斥在每一個角落,最後,項羽柔再也忍耐不住,她放低高傲的姿態率先開口說話。
“你,沒什麼話要說的嗎?”她問的還是那一句相似的活語,隻是這一次,已無先前淩人的氣勢,反而摻入些許的苦澀。
在她的認知裏,她都已經先低頭讓步了,難道左亦斯就不能也跟著退一步嗎?
然而左亦斯依舊無言。
說什麼?相同的問題在上一次兩人決裂時,她也曾這麼問過,而他真的不知道,她問的是什麼,什麼才是她想聽見的答案?
所以這一次他還是沒有答案,隻能選擇沉默以對。
而他的沉默無語,亦如同上一次的結果,又一次激怒高傲的項羽柔。
“左亦斯——”她的嗓音不自覺的拔高數度,“你究竟要我怎麼樣?”他已經成功的逼得高傲的她先低頭開口了,還不夠嗎?
項羽柔逼問著左亦斯,也同樣的問著自己,為什麼至今她還是不忍心舍棄這段感情?
他的沉默與不解風情,已不是第一次惹得她怒火勃發、委屈難過,項羽柔不懂,為什麼他永遠學不會體貼、溫柔?
為什麼他不能將她擺在最優先的位置?難道她的條件不夠好嗎?為什麼左亦斯永遠做不到以她為重心?
沉默半晌,在項羽柔明顯的怨懟與不滿的眼神下,左亦斯緩緩開口,“我不明白,你究竟要我回答什麼?”
“不明白?!”她瞠目以對。
身為她的未婚夫,對她在感情上執著追求的目標,左亦斯竟隻能回以一句“不明白”?
他究竟有沒有關心過她真正的需求?
“你到底知不知道?上一次,我為什麼會氣得不顧形象甩你巴掌?又是為了什麼拔下訂婚戒指,甩還給你?我放下我所有的傲氣,透過這樣激烈的抗爭,你到底知不知道我希望你看到我對你的期望是什麼?。”項羽柔聲嘶力遏的呐喊著。
“為什麼身為我的未婚夫,你永遠看不到我的需求?以及對你的期望?為什麼?”
她真的不明白,為何在家世、學曆、相貌乃至於人品才學各方麵,皆堪能與她相配的左亦斯,唯獨在這一點達不到她的要求?
“為什麼你就這麼自私?這麼冷漠?從來就不肯花一點心思在我身上,我是你的未婚妻啊!為什麼連這麼一點小小的要求你都做不到?為什麼你從不肯主動關心我?體會我的想法,主動了解我的需求,而是等我的不滿累積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她覺得他讓她無比委屈、難過、傷心……
她覺得自己為他付出那麼多,為了他,她甚至放下她的傲氣,打破自己的慣例主動開口,化解兩人之間冷戰的僵局。
她做得真的已經夠多了,而她的讓步也已退到最極限,為什麼他就不能將心比心,同樣替她沒身處地的想一想呢?
當委屈的淚水漫上眼眶,項羽柔緩緩背過身,驕傲如她,即使在聲嘶力遏的控訴中,仍不願亦不想讓他看到她卑屈落淚的一麵。
然而兩人雖然是麵對麵,近在咫尺,且麵臨著相同的一件事,但並不代表項羽柔的感覺如此,左亦斯的想法也必須一致。
咫尺天涯。麵對項羽柔的指責,她的委屈控訴,左亦斯心頭最先浮現的竟是這一句話。
從項羽柔身上,他似乎看到過去的他,而一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恍然覺悟,過去他犯下了多麼嚴重的錯誤。
過去,從父母的婚姻上,他學到了一件事——談戀愛是場徒耗精神、力氣,卻沒有任何實質助益的遊戲。
轟轟烈烈戀愛一場之後,很多以分離做為結束。
相愛的兩人,並不一定能夠相處。相反的,隻要兩個背景、觀念、所學相似的陌生人,反而能相處愉快。
所以對婚姻、對人生伴侶的選擇上,他直覺將兩人各方麵客觀條件羅列,並入選擇的原因之一。
這樣他追求的目標明確,所以左亦斯總能找到擁有相同理念,彼此適合的對象,與之交往、訂婚。
但也因為兩人的關係,純粹隻建立在對對方的需求上,他們看到的,隻有對方外在的條件,也隻看到自己的需求,卻從來沒有人想過,除了外在條件以外,他、她所追的目標,是否是自己可以或願意提供的答案?
就如同項羽柔呐喊著他不重視她、不關心她,他對她又何嚐沒有半點的埋怨?
原來……他和她,都是自私的人啊!
兩個不懂付出,隻看到自己需求的人在一起,當然維持不了多久,也難怪過去他的訂婚期永遠等不到結婚的時刻,即宣告破滅。
而他,因為在巫舞身上看到了真誠的關懷,他終於看見自己的缺失,看到自己過去失敗的理由。
“羽柔。”想清這一切,左亦斯慎重的開口。
仔細想過後,他發現導致今日她對他哭訴、埋怨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和她的認知問,存在著一項很大、很嚴重的差距。
“我想有一些事,你我必須冷靜坐下來,正視彼此的問題,以及我和你之間對事情認知上的差異。”
因為他也看到兩人認知上的差距,已衍生出一樁很嚴重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