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第21章疾病飲食篇3(3 / 3)

哮喘患者不宜食甘蔗

中醫認為,甘蔗味甘性寒,甘可滋補養血,寒可清熱生津,故有滋養潤燥之功,適用於低血糖症、心髒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腫痛、大便幹結、虛熱咳嗽等症。甘蔗還是口腔的“清潔工”,甘蔗纖維多,在反複咀嚼時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樣,把殘留在口腔及牙縫中的垢物一掃而淨,從而提高牙齒的自潔和抗齲能力。同時,對牙齒和口腔肌肉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有美容臉部的作用。但由於甘蔗性寒,支氣管哮喘患者若屬中醫寒性哮喘應當忌食甘蔗。《本草彙言》也認為:“多食久食,善發濕火,為痰、脹、嘔、嗽之疾”。由此可見,冷哮之人實以寒痰為患,甘蔗性寒,又助寒痰,故當忌食。

哮喘患者不宜食肥肉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這其中的一個說法就是支氣管哮喘患者有另外一忌,即肥肉少食為佳。肥肉食用過多不但會使人變胖,而且易生痰濕。現代營養學認為,肥膩肉類會使血液酸性增加,影響人體中的異體蛋白轉化為“胺”的能力,而這是誘發哮喘的過敏原因之一。所以,曆代中醫主張該病忌羊肉、鵝肉、肥肉是有原因的。看起來哮喘者還是以忌食肥肉為好。

哮喘患者不宜食海鮮

螃蟹性大涼,味鹹,民間視之為發物。《本草衍義》中就指出:“此物極動風,體有風疾人,不可食。”支氣管哮喘之人不宜服食,寒性哮喘者尤禁。蚌肉性寒,味甘鹹,是為大涼食物。《本草衍義》中也說:“多食發風,動冷氣”。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寒哮者切忌食之。蜆肉性味與蚌肉相同,均屬寒涼之物。《本草拾遺》中記載:“多食發嗽及冷氣”。寒性支氣管哮喘者服食宜慎。蛤蜊《飲膳正要》中認為“性大寒”。《醫林纂要》亦雲“功同蚌蜆”,寒性支氣管哮喘之人忌食生冷性涼之物。蛤蜊性大寒,亦在忌食之列。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飲牛奶

慢性胃炎大多數是由於胃酸過多引起的。牛奶不易消化,會產生過多的酸,使病情加重。胃切除後也不能喝牛奶。因為胃切除後殘留下來的胃囊很小,牛奶會迅速地湧進小腸,使原來已顯不足的乳糖酶更顯缺乏,從而導致消化不良。有胃潰瘍患者也不宜喝牛奶,因為牛奶可以引起胃酸大量分泌,開始進入胃內時,能稀釋胃酸的濃度,緩和胃酸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刺激,可使上腹不適暫時緩解,但不久牛奶又成了胃黏膜的刺激因素,產生更多的胃酸,加重病情。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飲豆漿

中醫說,豆漿性味偏寒而滑利,凡胃寒、食後胸部發悶、反胃、吐酸者,脾虛易腹脹、腹瀉者,夜尿頻以及遺精、腎虧者均不宜飲用豆漿,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也不宜食用其他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這是因為豆類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有慢性胃炎以及胃潰瘍的人最好少吃,避免由此引起的胃部不適。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飲啤酒

一般人都知道慢性胃炎不宜喝白酒,其實慢性胃炎同樣不能喝啤酒。啤酒雖然較白酒度數低,含酒精量少,刺激性較小,但啤酒中含有的酒精同樣具有損害胃黏膜的作用。1次或數次大量飲啤酒不僅可以誘發慢性胃炎,而且,還可以使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加重。生活中由於大量飲用啤酒加重胃病的事例確實也不少見,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忌飲啤酒。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過量飲濃茶

過量喝茶容易造成胃液稀釋,降低人體的正常消化功能。一個人每天正常分泌胃液是1.5~2.5升,這些胃液能夠對所攝取的食物進行合理消化。當大量飲用濃茶後就會稀釋胃液,降低胃液的濃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有的甚至還會引起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中醫說,胃為水穀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穀,與脾相合,共化氣血,以養周身。食有不慎,則極易損其功能,礙其升降。在慢性胃炎辨證調護中,中醫認為,虛寒性居多。而螃蟹是水生動物,屬於“寒性”,一些脾胃虛寒的慢性胃炎病人進食後不易被吸收,因此,會加重病情。所以,主張慢性胃炎的病人不適宜吃蟹。

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飲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