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未先生卜居柳仙村沈道姑募建藥王廟(1 / 3)

話說歐陽後成夫婦,忽聽得碧雲禪師失聲叫道:“不好了,快下去罷。超速首發”二人的驚魂甫定,一聽這話,不禁又大吃一驚,不知又出了甚麼禍事,都愕然望著碧雲禪師。碧雲禪師仍挈二人的胳膊,如鷹隼搏兔,疾飛而下,一瞬就到了那白石寶塔下麵。後成立住了腳,看天空月色,仍如初上山時一般明朗。風雷雨電,早已隨著那怪物翻下塔來的時候消滅了。再看塔底下的怪物屍體,隻見連道袍斬做了兩半段。細看頭上的兩耳,不知被何人割去了。碧雲禪師彎腰在兩個袍袖裏摸索了一下,笑道;“好大膽的孽障,果然趕現成的,想得這部天書。”後成連忙問道:“誰把《玄玄經》拿去了嗎?我願意去追討回來。”碧雲禪師點頭道:“就是這怪物的徒弟藍辛如拿去了,於今你師兄慶瑞已跟蹤追去。隻是你師兄的本領,敵不過藍辛如,此刻正在山陰拚命相鬥。你師兄賴有皇命在身,(黃葉道人為朱明宗室。碧雲禪師與道人為一流人物。“賴有皇命在身”一語,似不應出之碧雲之口。然有清入宰中原,國祚至二百九十餘年之久,豈為偶然?談道者喜談孽,禽魚木石皆各有其孽。孽不足以相抵,人力無如之何。孽之為物,與星相家之所謂命運相類。有清享二百九十餘年之國祚,祚未盡,孽亦未盡。且其孽之大,當然非藍辛如之孽所能抵。而慶瑞之孽,又不足以抵藍辛如,所以不能不有賴於皇命耳。有清二百九十餘年中,有誌恢複明社者,何時何地無之?而直至辛亥一役,始得推翻之者。辛亥以前之從事革命者,其孽皆不足以抵之也。銅腳黃葉之外,猶不可勝數。)或可不死。你二人趕緊去助他一臂之力,將天書奪回。”

後成夫婦聽了,那敢怠慢。急匆匆追過終南山之陰,隻見一個山坡之內,一團黑煙,有四五丈寬廣,二三丈高下,團圓如一個大黑桶。黑煙裏麵有甚麼東西,在外麵看不清晰。圍繞著黑煙的,也是雷電交作,與那怪物在塔頂上無異。後成向楊宜男道:“藍辛如必在黑煙之內,這雷電必是我師兄的天心五雷正法。”楊宜男舉眼向四處一望,忽指著前麵一帶山岡,說道:“你看那個立在山岡之上,散著頭發的是誰?”後成隨著宜男所指的方向看去,不覺逞口而出,叫了聲哎呀道:“那就是我師兄慶瑞。他鬥不過藍辛如,已急得手慌腳亂了。我們怎生幫他呢?”楊宜男道:“立在山岡上的是你師兄,藍辛如必在黑煙裏麵。”楊宜男口裏說著,飛劍已從後腦朝黑煙射去。後成也忙將雄劍放出。

說也奇怪,疾雷閃電,隻繞著黑煙盤旋,不能衝破到黑煙裏麵去。歐陽後成和楊宜男二人的雌雄劍一到天空,便如兩道長虹,發聲如裂帛的直射進黑煙,黑煙登時四散。此時東方已經發亮,後成借著反射的陽光,看黑煙散處,一個穿藍色道袍的道人,已身首異處,倒在山坡之下死了。

慶瑞正從山岡上一麵向死道人跟前走,一麵招手叫著後成老弟。後成遂同楊宜男湊上前去,慶瑞已從死道人身上,將《玄玄經》取在手中,說道:“老弟兩番救了我的性命。感謝感謝。隻三年不見,想不到老弟的造化,便到如此地步。可喜,可賀。”後成搶前幾步,叩頭行禮道:“往日不得師兄玉成,安有今日?為地方為人民除害,是我輩分內應做的事。值得師兄道謝嗎?”慶瑞來不及跪倒答禮。與楊宜男相見了,也謝了援助之德。才將《玄玄經》雙手遞給後成道:“我本來應親去叩謝碧雲老祖。無奈有皇命在身,諸多不便。這部天書,原應帶著回朝複旨。隻是這番非碧雲老祖的佛法無邊,不能剪除大害。這書不恭送老祖,不足以報答高厚。就請老弟轉呈罷。我須即刻回朝複旨,不敢耽延。”

後成接了《玄玄經》,還想和慶瑞談談別後情狀。慶瑞隻顧從腰間拔出刀來,將藍辛如的兩耳割下,從袖中取出一個小手巾包來,打開將兩耳包裹。後成看那包中,已包有兩隻很大的耳朵在內,心想原來那怪物的兩耳,就是師兄割下來了。慶瑞裹好了四隻耳朵,便急匆匆的走了。後成捧了《玄玄經》和楊宜男同回到白石塔下麵。碧雲禪師已運用廣大神通,將石塔移動,鎮壓著那怪物的屍體。

據迷信神怪的人說:幸賴有此一著,庚子年的拳匪,才容易消滅了,沒將東南半壁鬧糟。這被鎮壓的怪物,就是徐鴻儒的徒弟。這本來都是一派無稽之談,不過中國數千年來,聖人以神道設教,其中從來不曾有人能推翻過,不能因其非事理之常,便斥為虛妄。並且在下這一部奇俠傳,其間所寫的人物,其才能都是出乎尋常情理之外的,也不僅終南山誅怪,安順府誅旱魃,這種不經的故事。

閑話少說,再說後成將《玄玄經》呈上碧雲禪師,並陳述慶瑞與藍辛如鬥法,自己夫婦相助的情形,及慶瑞托轉呈《玄玄經》的言語。碧雲禪師歡天喜地的收了《玄玄經》,道:“你兩人此時不用回紫峰山去。我這裏有一封書信,煩你二人送到湖北襄陽府柳仙村藥王廟裏,交給朱複朱惡紫兄妹。你隻說他師傅智遠禪師,日前來西安,曾與老僧會晤。超速首發老僧因他幾年來恓恓惶惶的,得不著勝地,不能了道,已轉求黃葉道人,將萬載的玄妙觀暫時化給他,使他好成正果。他此時正在玄妙觀,可教朱複速去見他。”碧雲禪師說畢,交了一封信給後成。後成隻默記了這番言語,也不知道所以然。收好了書信,即時和宜男拜別碧雲禪師,登程向襄陽柳仙村進發。這且按下。

於今再說朱複自從奉了他師傅智遠禪師的書信,到江寧救出朱惡紫胡舜華之後,他兄妹和胡舜華,表麵上雖都是已曾出了家的人,然實際尚不是真個已了絕塵緣的。並且三人都沒有可以落腳的庵堂寺院。此時從參將衙門裏出來,不能不商量一個去處。朱惡紫道:“我師傅在日,最相投契的道侶,惟有沈棲霞師傅。我記得有一次,棲霞師傅和我師傅說:他在湖北襄陽府柳仙村,收了兩個男徒弟,新建了一所藥王廟,在柳仙村裏。那柳仙村的風水極好,能作自己將來了道之所。於今我與舜華妹既得不著好安身之所,依我的意思,不如且到柳仙村,依托棲霞師傅那裏去。”朱複聽了,自然沒有不讚成的。於是三人遂向襄陽柳仙村來。在下寫到這裏,卻又得掉轉筆頭,先將柳仙村一段故事寫出來。

這柳仙村是個甚麼所在呢?何以取這們一個村名呢?卻也有一點兒荒唐來曆,柳仙村在離襄陽府九十多裏的一個鄉僻地方,村裏不過二三十戶居民。村口有個小小的市鎮,叫黃花鎮。因為村裏有個柳仙祠,所以叫做柳仙村。

那地方的故老相傳說:當日呂洞賓在洞庭湖收服了柳樹精,在嶽陽樓喝得大醉。所謂:“朗吟飛過洞庭湖。”就是從嶽陽樓飛到了衡山回雁峰。隻是呂洞賓醉後,飛到回雁峰去了,這個初被收複的柳樹精,一看呂洞賓的葫蘆忘記帶去,就把葫蘆裏麵的酒偷喝了。柳樹精能有多大的酒量,喝下去便醉失了本性。把被呂洞賓收服的事忘了,跑到襄陽府黃花鎮上,興妖作怪。等呂洞賓在回雁峰酒醒轉來,再回到洞庭湖一看,不好了!柳樹精已逃的無影無蹤了。隻得追到黃花鎮,又用法力將柳樹精收服。黃花鎮的人因被柳樹精鬧怕了,大家拿出些錢來,建一個柳仙祠,香花供養,想敬奉得柳樹精不再來興妖作怪。於是這柳仙村的地名,也就跟著這柳仙祠同時出現了。

柳仙村裏麵的二三十戶居民,都是安分務農的善良百姓,也沒有富家大族在內,更沒一個讀書能識字的人。一日,忽然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帶領兩個九七歲的小孩。並許多行囊車輛,來到黃花鎮上。自稱姓未,南京人。因來襄陽投親不遇,不願再回南京,想在柳仙村出錢買點兒田地,就在這裏居住。黃花鎮的人,見這姓未的老人為人很是謙虛和藹,都願意與他接近。大家呼他為未老先生。未老先生向人說,那兩個小孩是他自己的孫子。他在柳仙村買了些田地之後,建造了一所小小的房屋,親自教兩個孫子讀書。

未老先生歡喜種桃樹。初時隻將自己住宅的周圍種了無數的桃樹。數年之後,漸漸的將範圍推廣,住宅四周的山上,都種滿了。種植的方法,像是很有研究的。尋常人家種的桃樹,至快也得十來年才可望開花結實,而初結的桃子,都是不甜的。這未老先生種的,與尋常人家種的大不相同,隻須三年就能結實了,並且結出來的桃子又大又甜。成熟之後,運到襄陽府發賣,嚐著這桃子滋味的人,沒一個不咂口咂舌的說好吃,都稱這種桃子為未家桃。每年不到成熟的時候,就有許多販戶爭著交錢定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