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朱複走近一家鋪戶門口,想打聽家家門外陳設香案的理由。超速首發見一個五九十歲的老年人,坐在櫃房裏麵,便合掌說道:“貧僧初到貴地來,不知道貴地的風俗。請問老施主,此地家家戶戶的大門外,都陳設這香案,是何用意?”老年人打量了朱複兩眼,見朱複雖是個行腳僧的打扮,卻是氣概不凡,即陪著笑臉,抬身答道:“師傅是遠方來的,原來不知道。今日是玄妙觀迎接禦賜全部道藏真經的日子。襄陽府的陸知府大老爺,三日前就傳諭滿城百姓,要虔誠齋戒,焚香頂禮的迎接。所以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外擺設香案。”朱複問道:“玄妙觀在那裏?因甚麼事禦賜全部道藏真經給他呢?”老年人答道:“玄妙觀就在這城裏。觀裏的老道爺,今年拿出很多的穀米來,救了襄陽府一府的饑荒,所以禦賜他全部道藏真經。這是襄陽府從來沒有的盛典。師傅既是從遠方到這裏來,何妨去玄妙觀瞧個熱鬧呢?”朱複聽了這話,也不在意,更不願意去瞧這種巴結皇室的盛典。當即謝了那老年人,帶著朱惡紫胡舜華兩人,投奔藥王廟,暫時就寄住在藥王廟中。這且按下。於今須另說一位奇俠的故事了。常德有個姓陸名文良的,曾中了一榜。因家財其是富裕,陸文良為人又天性純孝,中過一榜之後,就在家事奉老母。陸文良有個兒子,名叫偉成,生成絕頂的天資。讀書過目成誦,九七歲就能信口念出詩來,吐屬非常名貴。雖是博學的人卒然聽了,都得疑是讀熟了的古詩。陸家和陶文毅公家有些瓜葛。陸偉成十八歲的時候,見著陶文毅公,很得陶文毅公的賞識,想帶在跟前讀書。這時陶文毅公正做兩江總督,陸文良自無不願意之理。於是陸偉成就在兩江總督衙門裏讀書。
陸偉成的天資固是高到了絕頂,頑皮卻也到絕頂。隻在文毅公麵前就循規蹈矩,一言動,都不肯輕率苟且。一背了文毅公的眼,便和沒有籠頭的馬一樣,誰也羈絆他不住。白天不肯用功讀書,盡做些頑皮生活,夜間等一衙門的人都睡著了,陸偉成才認真做起功課來。文毅公隻要他功課做得好,對於這些舉動,全不顧問。總督衙門後麵,有個花園,花園裏有幾株丹桂。
過年秋天,丹桂開的極盛。陸偉成讀書的房子靠近花園。夜深讀書一陣陣的桂花香風撲入鼻孔,陸偉成忍不住想折幾枝作案頭供養。然在黑夜,不敢獨去花園裏折取,隻得坐等到天光將近發亮了,能勉強辨得出途徑,即獨自出了書房,走到園裏。一看幾株桂花樹都很高,花枝離地太遠,自己身體太矮小了,攀折不著。但他素來是頑皮得能爬上無皮樹的,立在地下既攀折不著,他就把桂花樹抱著,慢慢的爬了上去。用眼四處張望,看那一枝的花最好。
偶然一眼,看見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原來花園圍牆之外,緊靠著一戶人家的後院。這時正有一個約摸是中年的男子,立在後院裏,披散著頭發,用木梳梳理。超速首發最使陸偉成見了驚心動魄的,就是這人頭發裏麵,有無數火球,跟著木梳滾下來。越梳越多,這人好像並不覺著的樣子。此時還是曉色朦朧,陸偉成爬在桂樹上,和這人相隔又遠了一點,看不清這人的麵貌。隻是既發見了這種奇怪的事,陸偉成是個頑皮好事的小孩,不探著一個究竟,是不肯罷休的。當下也不做聲,也不折桂花了,就伏在桂樹丫上,屏聲息氣的靜看。
隻見這人先朝後麵梳了一會,即將頭發覆在前麵,彎腰低頭,一把一把的朝前梳著,隻梳得大小的火球,滿頭亂滾。天光漸漸的大亮,火球也漸漸的消滅。這人停了梳,將頭發披向背後,抬起頭來。陸偉成定睛一看,認得這人就是在總督衙門裏當廚子的徐書元。平日陸偉成常在小廚房裏看見他辦菜給文毅公吃的,此時見是熟識的人,那裏再忍得住不做聲呢,遂高聲喊著徐書元道:“你頭上有火,你頭上有火。”
徐書元聽了,朝桂樹上一看,見是陸偉成,登時露出驚慌的樣子,雙手對陸偉成揭著道:“陸少爺還不快下來,萬一跌著那裏,看怎麼了。”說話時,匆匆將辮發結起,從角門轉到花園裏來,問道:“陸少爺這時候獨自爬在桂樹上做甚麼呢?”陸偉成已折了兩枝桂花下來,說道:“我本是要折桂花,卻於無意中看見你在那邊梳頭。你頭上怎麼有那們些火球亂滾,你得把道理說給我聽?”徐書元故意裝作不懂得的樣子,反問道:“甚麼火球亂滾?都滾在甚麼地方去了?”陸偉成的年紀雖輕,精明卻是到了極點。當在桂樹上喊著徐書元,連說你頭上有火的時候,就已看出徐書元驚慌的神氣。此時見徐書元反問甚麼火球,即正色說道:“你不要裝做不知道。我親眼看見的,並且看了好大一會工夫,你想還瞞得住麼?”徐書元笑道:“那是少爺的眼睛放花,何嚐是我頭上真有火球呢?”陸偉成搖頭道:“不是不是。我的眼睛,從來看遠處都看得很的當,無緣無故的放甚麼花?你真要再裝假麼?你此時不向我說,等一會我自有法子問你,看你始終隱瞞得了。”徐書元一聽這話,臉上不覺變了顏色,好象很有些害怕的樣子。陸偉成更得意的說道:“你這人鬼鬼祟祟的,在這花園裏對我說,有甚麼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