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人物傳記
分析的化身——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1707—1783),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城,18世紀最優秀的數學家。也是曆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被稱為“分析的化身”。萊昂哈德·歐拉小時候就特別喜歡數學,不滿10歲就開始自學《代數學》。這本書連他的幾位老師都沒讀過,可小歐拉卻讀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事後再向別人請教。13歲就進人巴塞爾大學讀書,這在當時是個奇跡,曾轟動了數學界。小歐拉是這所大學,也是整個瑞士大學校園裏年齡最小的學生。他在大學裏得到當時最有名的數學家微積分權威約翰·伯努利(JohannBernoulli,1667—1748)的精心指導,並逐漸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約翰·伯努利後來曾這樣稱讚這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我介紹高等分析時,它還是個孩子,而你將它帶大成人。”兩年後的夏天,歐拉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學士學位,次年,歐拉又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1725年,歐拉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725年約翰·伯努利的兒子丹尼爾·伯努利赴俄國,並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薦了歐拉,這樣,在1727年5月17日歐拉來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僅26歲的歐拉擔任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1735年,歐拉解決了一個天文學的難題(計算彗星軌道),這個問題經幾個著名數學家數個月的努力才得到解決,而歐拉卻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並且不幸右眼失明了,這時他才28歲。1741年歐拉應普魯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擔任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直到1766年。後來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誠懇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沒有多久,左眼視力衰退,最後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災殃及歐拉住宅,帶病而失明的64歲的歐拉被圍困在大火中,雖然他被別人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他的書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為灰燼了。
沉重的打擊,仍然沒有使歐拉倒下,他發誓要把損失奪回來。歐拉完全失明以後,雖然生活在黑暗中,但仍然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
歐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複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並不限於簡單的運算,高等數學裏的計算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個例子足以證明他的本領,歐拉的兩個學生把一個複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加起來,算到第50位數字,兩人相差一個單位,歐拉為了確定究竟誰對,用心算進行全部運算,最後把錯誤找了出來。歐拉在失明的17年中還解決了使牛頓頭痛的月離問題和很多複雜的分析問題。
歐拉的風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後於歐拉的大數學家,從19歲起和歐拉通信,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等周問題是歐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歐拉的熱烈讚揚。1759年10月2日歐拉在回信中盛讚拉格朗日的成就,並謙虛地壓下自己在這方麵較不成熟的作品暫不發表,使年輕的拉格朗日的作品得以發表和流傳,並贏得巨大的聲譽。他晚年的時候,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把他當做老師,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說過:“讀讀歐拉、讀讀歐拉,它是我們大家的老師!”1783年9月18日的下午,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煙鬥從手中落下,口裏喃喃地說:“我要死了。”歐拉終於“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在興奮中突然停止了呼吸的歐拉,享年76歲。歐拉生活、工作過的三個國家:瑞士、俄國、德國,都把歐拉作為自己的數學家,為有他而感到驕傲。
無機化學史的巨匠——門捷列夫
季米特裏·門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亞。他從小熱愛勞動,喜愛大自然,學習勤奮。門捷列夫生於有17個子女的中學校長家庭,他排行14。出生剛數月,父親雙目突然失明,接著又丟掉了校長的職務。微薄的退休金難以維持生計,全家搬進附近一個村子裏,因為舅舅在那裏經營一個小型玻璃廠。工人們熔煉和加工玻璃的場景,對他以後從事與燒杯、燒瓶打交道的化學研究產生很大影響。1841年秋,不滿七周歲的門捷列夫和十幾歲的哥哥一起考進市中學,在當地轟動一時。不幸總愛跟隨貧苦人家。門捷列夫13歲時父親去世,14歲時工廠遭火災化為灰燼,母親隻好再次搬家,將成年的女兒們嫁出去,讓兩個兒子參加工作。1849年春,門捷列夫中學畢業,母親變賣家產,一心想讓小兒子上大學。在父親的一位朋友的幫助下,門捷列夫進人彼得堡師範學院物理係。隻過了一年,就成為優等生。緊張學習之餘,還撰寫科學簡評得到少量稿費。這時他已經失去任何經濟支持:舅舅和母親相繼去世。1854年,他大學畢業並榮獲學院的金質獎章,23歲成為副教授,31歲成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