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豔的紅領巾飄在胸前,老師的諄諄教誨銘刻在心中,革命先烈和雷鋒、王傑等英雄人物的精神常在他腦海裏縈回。從此,他更加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了。
從他家到學校,途中隔著兩條三四米寬的溝的石橋斷了失修。晴天尚可,一遇大雨,常和他同路的五六個低年級的小同學跨不過,每次,他都像是個“大哥哥”,主動把他們一個一個地背過去。據這些小同學回憶,僅今年上學期,每人至少都背過三次。
不知怎地,他對這些小同學有一種特別樸素的愛。放學後,他常把他們邀到自己家裏做一些智力遊戲。他自己動手給他們做玩具槍、手扶拖拉機;還特地給他們做了一個幹電池簡易發電機,安上幾個手電筒燈泡,讓他們在做家庭作業時照明。遇到學習上不懂的問題,他就細心給他們講解。這些小同學天真地叫他“小胡老師”。
今年八月四日下午,新升的五年級同學暑假補課時在操場上鋤草。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後去幫別人鋤草時,忽然,韋剛同學由於不小心,腳被鋤頭劃破了一道口子,頓時鮮血直流。胡從軍發現後,急忙跑過去說:“快,到醫療室去包紮!”說著,他把身子往後一撅,一口氣把這個同學背到了學校後麵的村醫療室。據同學們說,這樣的事情他遠不止做過一次,有時連醫藥費也是他掏的“罐子錢”。
在生死攸關之際他全然沒想到自己
那是一九三二年的一天,當時的江、鬆、公三縣巡視員劉湯珍從外地回公安途徑埠河時,由於叛徒的出賣,一夥國民黨匪徒威逼著一群無辜百姓交出劉湯珍。本來,劉湯珍同誌是可以逃走的,但為不讓百姓遭殃,她勇敢地站了出來,說:“我就是劉湯珍!”結果被這夥凶殘的匪徒肢解了。胡從軍同學曾聽到過不少這樣的英雄壯舉,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早已埋下了英雄的種子。
繞著沿江的是長江村的一個細小支流,名叫柳子河。今年八月中旬末期,正是江水洶湧澎湃落潮之時,柳子河混濁的江水卷著泥沙,在大約四米深的河心形成一股激流,漩渦推著漩渦滾滾而去,插竿難立。
十九日下午,柳子河上空的太陽照得人身上發燙;河畔兩岸的“知了”抬高了嗓門叫得更凶,似乎在預報著一種不祥之兆。五時許,本村六組的十多個孩子約胡從軍去柳子河玩水“洗澡”,胡從軍去後在河邊淺灘沒漆深的水中撲打嬉戲一陣後,便上岸了。突然,隻聽得“哥哥”、“哥哥”的叫聲。不好,九歲的胡小華已經誤入河心,激流將他的頭部時而衝出,時而覆沒。衝出一次,叫出一聲,衝出一次,叫出一聲。叫聲傳出,近處的餘軍和小華他哥王公青手足無措地蹚過去,幾乎同時,他們也雙雙滑下河心。危急!三個孩子都將被激流卷走。“快救胡小華!”十二歲的餘軍一邊手腳運動,一邊呼救。胡從軍聞聲早已起步,不顧一切箭一般地泅過去,一夠手將接近淺灘的小華拉了上來,返身又去拉王公青,不料自己卻跌入了激流中。“救命啊!救命啊!”又是餘軍在呼喊。王公青冒出了頭部,他稍識水性,一個“猛子”紮到淺灘邊。正在岸邊係牛的牧童黃華迅速趕來,拉著他的手脫離了險區。胡從軍正伸手去拉餘軍時,一股濁流襲來將胡從軍打退。胡從軍根本不會遊泳,眼看就要沉下去了!在這生死攸關之際,胡從軍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革命先烈的自我犧牲精神,自己入隊時的誓言和如何讓餘軍脫險。他一邊與濁流搏鬥,一邊拚命泅近餘軍,將正在呼救的餘軍猛力一掌推向了岸邊。又是黃華來了個“接力”,將餘軍拉上了淺灘。
胡小華、王公青、餘軍先後得救了。可是,激流中胡從軍再也沒有“露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