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燉豬腰
主要原料:豬腰2隻,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
製作方法:先將豬腰切開,去腰臊洗淨,與杜仲、核桃仁同煮。燉熟後揀出杜仲、核桃肉,蘸少許細鹽食用。
效用說明:補腎助陽,強腰益氣。凡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痛、乏力、胃寒、肢涼、小便頻數、視物不清、陽痿、遺精等,均可食用。
(二)巴戟二子酒
主要原料: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各15克,米酒250克。
製作方法:將巴戟天、菟絲子、覆盆子用米酒浸泡,7天後可服用。
效用說明:適用於腎虛所致精液異常、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
(三)銀耳化液湯
主要原料:甲魚1隻,知母10克,黃柏10克,天冬10克,女貞子10克,銀耳15克,生薑、蔥、味精少量。
製作方法:用開水將甲魚燙死,揭甲,去內髒、頭、爪。把甲魚肉放入鍋內,加水、薑片、蔥段,用武火燒開後,改文火煨。至肉將熟時放入銀耳及藥袋(袋內裝知母、黃柏、天冬、女貞子)。甲魚肉爛時出鍋,加味精,吃肉飲湯。
效用說明:適用於陰虛火旺,導致的精液凝固不化。
(四)核桃枸杞粥
主要原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粳米適量。
製作方法:將核桃仁搗碎,粳米淘淨,加枸杞子、水適量煮成粥,常佐餐食用。
效用說明:適宜於腎虛精液異常、性功能衰弱、小便餘瀝不淨、小便白濁等。
(五)益氣促精湯
主要原料:人參15克,黃芪20克,水發香菇15克,山藥20克,母雞1隻,精鹽、料酒、蔥、薑、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母雞收拾幹淨,放鍋內水煮。待七成熟時,加黃芪、山藥、香菇、蔥、薑、精鹽、料酒,用文火煨爛為止。人參用開水泡開,上屜蒸30分鍾。喝湯吃肉嚼人參。
效用說明:益氣促精。適宜於精液異常患者,可增強精子活力。
(六)芡實茯苓粥
主要原料:芡實15克,茯苓10克,粳米適量。
製作方法:將芡實、茯苓搗碎,加水適量。煎至軟爛時,再加入淘淨的粳米,繼續煮爛成粥。
效用說明:健脾固精。適用於脾胃虛弱、大便溏薄、精液異常患者。
(七)益腎生精湯
主要原料:牛鞭100克,豬骨髓200克,黑豆200克,枸杞子15克,鹿角膠30克,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用水將牛鞭發脹切斷,豬骨髓剁成段,黑豆用溫水泡開。以上各物燉爛,加枸杞子、鹿角膠,放入鹽,煮10分鍾後放味精。飲湯吃肉及黑豆。
效用說明:適用於腎陰不足而致精子稀少。
(八)益腎活精湯
主要原料:巴戟天15克,菟絲子15克,肉蓯蓉10克,狗鞭20克,羊肉100克,肉桂10克,花椒、生薑、料酒、味精、豬油、細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羊肉、狗鞭及藥袋(內裝巴戟天、菟絲子、肉蓯蓉、肉桂)同煮煨爛。煮好後吃肉喝湯。
效用說明:適用於腎陽不足導致精子成活率低,有溫補腎陽作用。
(九)一品山藥
主要原料:生山藥500克,麵粉150克,核桃仁、什錦果料、蜂蜜、白糖、豬油、芡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山藥洗淨,蒸熟,趁熱削去皮,放入大碗中,加入麵粉揉搗均勻後,揉成麵團,放平盤中做成圓餅狀,餅上擺上核桃仁和什錦果料,上籠蒸30分鍾。將白糖、豬油下入鍋中,用大火加熱,待豬油開始溶化時,加入蜂蜜、濕澱粉調勻,再加熱至白糖溶化,液汁黏稠。麵餅出籠後澆上糖蜜汁即可。
效用說明:香甜宜人。山藥補腎氣,核桃仁、芡粉亦補腎氣,蜂蜜益精血。
(十)濃雞墨魚糯米飲
主要原料:母雞1隻,墨魚幹(帶骨)1條,糯米150克,食鹽少許。
製作方法:將母雞宰殺洗淨後,與帶骨墨魚一同放入砂鍋,加水燉爛熟,取濃湯備用。雞肉、墨魚撈出佐餐。濃雞墨魚湯煮糯米,加鹽少許調味。一日三餐均可食之。
效用說明:本方適用於腎虛之欲懷孕者。
(十一)肉蓯蓉煲
主要原料:肉蓯蓉15~30克,羊腰2隻。
製作方法:將羊腰洗淨切片後,與肉蓯蓉一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小火燉爛熟,加鹽少許調味。以羊腰為菜,飲湯。一日三餐均可食之。
效用說明:肉蓯蓉煲有補腎、益精、壯陽功效。常用於治腎虛精冷、陽痿、腰酸腿軟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