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的心理學》:柯爾伯格,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
內容提要:一、道德認知發展的基本觀點,內容有:兒童道德發展的實質,道德判斷的結構與內容,道德判斷的結構與道德發展的階段,道德發展的條件,道德發展的動力;二、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的特征與模型:道德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模型;三、道德認知發展的測量方法:理想類型評定法,結構問題評分法,標準問題評分法。
《皮亞傑理論的未來:新皮亞傑學派》:舒爾曼等人。
內容提要:社會環境,嬰兒視覺係統的感覺運動本質--認知問題,理論發展模式--兒童的自我意象,心理機能的認識論方麵,智力的社會性發展,語言的獲得--發展策略,臨床調查和皮亞傑實驗,具體運算發展中的水平差異和個體差異,皮亞傑對科學方法的研究--在教育中的運用。
《智慧的發展》:凱斯,當代美國心理學家,是新皮亞傑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內容提要:一、當代的理論探索及其曆史基礎:傳統的智慧發展理論及其批判,智慧發展理論的兩難境地及對目前窘境的解決;二、不同發展階段的智慧功能:發展的一般觀念,發展的階段,智慧發展中的縱向結構與水平結構;三、階段轉換的過程:基本過程和調節機製,漸進的過程;四、理論的應用與擴展。
《認知心理學》:索爾索,美國心理學家。
內容提要:感覺信號的檢測,模式識別,字母單詞和信息加工理論,注意,記憶結構和模型,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語義組織和記憶,記憶術和記憶,心象,語言,認知發展,思維、概念形成、問題解決,人工智能。
《學習的條件》:加涅,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
內容提要:所學習的東西--不同的種類,學習的事件,學習的基本形式,智力技能--鑒別作用與具體概念,智力技能--定義的概念與原則,問題的解決--認知的策略,言語信息的學習,運動技能,態度,學習要求的分析,為學習設計教學。
《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奧蘇伯爾,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內容提要:在該著作中,奧蘇伯爾深入係統地探討了課堂裏的有意義的文化知識學習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及其條件,對人類以言語符號為媒介的有意義知識的學習、保持和遷移的心理機製及製約因素,提出了獨到的解釋,形成了他的“有意義言語學習論”。內容有:有意義的言語學習,影響學習過程的認知因素,影響學習進程的情感--社會因素,學習的測量和評定。
《動機和情緒的歸因理論》:韋納,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
內容提要:論述了動機理論的原則,在對過去動機理論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動機和情緒的歸因模式;對其動機歸因模式展開了更進一步的論述,分別對人所知覺的原因基本概念、歸因的內容、結構,以及歸因與目標期望、情感的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論述了成就動機歸因理論的普遍意義;對動機和情緒歸因理論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和引申;介紹了一組歸因理論的實驗。
《心理學與後現代主義》:苛弗爾。
內容提要: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對專業實踐的認識,對研究方法的認識,解構的傾向和主體的消失,超越人文主義和自然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