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章 蔣介石失去大陸(3 / 3)

任命他為行院院長,又使國民黨的一些人產生了希望。

5月底,一個少見的“勝利”使國民黨士氣暫時振作了一下,在西安被紅色軍隊占領後,馬步芳及其兒子出人意料地打了一次勝仗。

蔣介石在台灣宣布提升馬步芳為西北軍總司令,答應給他空投武器彈藥。但是,國民黨的勝利壽命太短了,武器彈藥還沒運到,彭德懷就來到了。8月26日,彭德懷打敗了馬步芳。

蔣介石現在考慮的還有另外兩件事:發動一個新的外交攻勢,迫使美國重新全力支持國民黨統治中國;認真研究在國民黨統治區更廣泛地實行最後防禦的可能性。

外交上,蔣介石於7月10飛往菲律賓的碧瑤會見季裏諾總統,並隨身帶了一份東亞所有**國家聯合**的計劃。季裏諾同意這份計劃,並於第二天簽訂了聯合公報來實施這份計劃。

8月7日,蔣介石又飛到了南朝鮮的鎮海,在那兒他會見了李承晚總統。在聯合寫給季裏諾總統的信中,這兩位政治家要求菲律賓總統在碧瑤召開會議,邀請所有對此感興趣的國家參加這個聯盟。

但是,這次卻是白費力,本月稍晚些時候,季裏諾前往華盛頓,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極力反對蔣介石的建議,結果會議的邀請未發出。

蔣介石在與季裏諾及李承晚會談之間,在廣州作了短暫的停留。他從1936年離開廣州後就一直沒去過那裏。

在廣州,他發表了一個鼓動士氣的演講。他在7月16日致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講話中說,如今在國民黨撤退失敗的情況下,他又回到廣州,深感慚愧,他承認對失敗負大部分責任。他說在政府的眼皮底下,竟然有賭博販毒的現象,對此他感到很吃驚。但是,他認為必須保住廣州,因為這是最後的港口,是運用海、空軍的最後地方。

蔣介石還說;他準備與廣州共存亡。說得真好聽,但他21日就離開了廣州,他在廣州發表演講標誌著他在國民黨政界中又詼複了領導地位,因為那天國民黨建立了中央非常委員會,蔣介石任主席。

廣州會議上,李宗仁與蔣介石在有關國民黨困難時期應采取的戰略方針上發衝突。李宗仁支持白崇禧的計劃——控製中原地區,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把廣東、廣西作為後方。李宗仁因此要求國民黨空軍從台灣飛回來。

然而,蔣介石已下定了決心,即使一切都失敗了,也要確保台灣堅不可摧。他拒絕下令調動空軍,李宗仁隻好作罷。

起初,盡管國民黨軍隊在徐州潰敗,但白崇禧的計劃看來仍象他所希望的那樣取得了效果。**8月初發動進攻,目的是沿京廣鐵路向南推進。白崇禧按原計劃調回部隊,準備在長沙建立一個據點。

因此,當後方那幫喜怒無常的匪徒和**交戰時,白崇禧更有信心了。這些匪徒從1930年就開始**。1940年及1945年分別同日本人和中國**作戰。他們象愛爾蘭人一樣,傳統上是“**”的,誰掌權,他們就反對誰。與此同時,洪水也阻礙了**的進程。

國民黨將領的倒戈破壞了白崇禧的計劃。長江的國民黨守備司令程潛將軍響應**提出的“和平解放”的建議,轉向了**,他的繼位人陳明仁將軍也立刻仿效他,帶去了3萬人。

這兩位將軍認為,他們在**勝利後會被允許仍擁有自己的地盤,結果他們後來被安排到人民代表大會工作。

現在白崇禧別無選擇,隻有放棄長沙了。8月4日,他開始撤出長沙。然而,兩個驚人但卻短命的勝利卻呈現在他眼前。

**的劉伯承將軍現在在江西南部的贛州,**也打到了湖南衡陽。白崇禧在與**的29軍的一次戰鬥中打了勝仗,使之退到了長沙以北。蔣介石認為這是場聲東擊西的戰役。然而,廣東省主席餘漢謀卻大為惱怒,他具有地方統治的思想,決心不放棄他的5萬正規軍,不讓白崇禧進入廣東省。陳誠從台灣帶領部隊在廈門登陸,目的是為了防止劉伯承增援**。

此時也被迫撤回海上。

蔣介石現在雖然在軍事上仍有權力,但是卻沒有權力直接控製政府。

7月份,李代總統和他的部長們廢除了已失去價值的金圓券,使用一種以銀元為後盾的新紙幣。現在到了職員和士兵要求得到比不值一文的鈔票更有價值的硬幣的時候了。3個半月來,政府搜遍了中央銀行在台灣的存款,支付了價值12億多美元的金市、銀市及外彙。

10月15日,廣州被攻破,蔣介石中斷了這筆“生存資金”

的提供。

11月,李宗仁飛往重慶,而閻錫山則逃到了台灣。幾天後,廈門也失守了,**完全控製了中國的海岸線。

然而,**並沒有沉醉於這些勝利中,他在北方也取得了勝利進展。1949年9月21日至28日,中國**、民主黨派及其他反對國民黨的黨派在北平召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從那時起取消了“北平”這個名字,因為“北平”是1928年國民黨命名的,被認為是墮落的象征。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個偉大的城市恢複了原名北京。

10月1日,**宣告新的共和國成立,那天和他一起慶況這個偉大勝利的人不僅有他的戰友,還有孫中山的夫人宋慶齡和一些內戰期間改變了其立場的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程潛及“基督教徒將軍”馮玉祥的遺孀,還有一些來自上海和新加坡的名人。

這樣,重慶又成了“中華民國”的“首都”。8月24日,蔣介石來到重慶,擔任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主席。他的追隨者於9月3日舉行**遊行。

蔣介石把退守台灣作為最後一步棋,同時也在其他地方尋找其他的退路。位於四川省和**之間的西康,是片進不去的山區,這個地方對蔣介石是最有吸引力的,但他很快發現,關鍵時刻這個地方的武裝力量不一定會站在他的一邊。

蔣介石在與印度支那接壤的雲南省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他於9月底回到廣州。與李宗仁及他的廣西同僚白崇禧討論了多次。

10月4日,當蔣介石想起**在北京宣布的令其不快的消息時,他飛回了台灣。2日,蘇聯就承認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3日,仍在廣州的國民政府與莫斯科斷交。現在,蔣介石失去了一切權力,他所能做的隻是表現他的反抗情緒。事實上,在以後直至他去世的近26年裏,他一直就是這麼做的。

1949年10月10日,蔣介石在台灣發表了“雙十通告”,指責蘇聯“侵略中國”,聲稱他要和**“鬥爭到底”。為了不在台北坐視重慶被攻破,他於11月4日又飛回了搖搖欲墜的重慶。

使蔣介石大為不悅的是,他發現李宗仁前天已離開重慶到他的廣西老據點南寧去了。

李宗仁再也沒有打下去的心情了。他腸胃一直有毛病,疼痛難忍,使他受了不少折磨,於是,他對人們說要去作手術。

蔣介石要他回來,他不予理睬。

他去找躊躇不決的雲南省主席盧漢,命令他釋放約1000名**及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員,這些人都是這位省主席於9用10日逮捕的。

11月19日,白崇禧飛到南寧。李代總統告訴白崇禧說,他想公開聲討委員長,然後再到美國看病。經過一場激烈的爭論之後,白崇禧勸李宗仁不要發表反蔣宣言,但沒有勸他不要去美國。

於是,李宗仁致函蔣介石,說他很抱歉不能回重慶,他很疲乏,需要全麵檢查一下,很有可能去美國動手術。他又說,他同時要探聽一下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

在這種危急形勢下,他一定會早點回來,擔負起他的責任。他委托閻錫山院長替他處理國家大事。11月20日,李宗仁去了香港,並踏上了去美國的路途。

第二天,以蔣介石為主席的“中央非常委員會”要求李宗仁或馬上回到這個暫時的“首都”,或辭去代總統職務。

蔣介石派了一個4人代表團到香港向李宗仁保證,如果他回來了,他在“國民政府”的權威一點不受影響,並建議他帶回一名醫生及必需的醫療設施。

這4位代表一無所獲地回來了,根本沒有李宗仁的影子。

於是,蔣介石周圍的人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一方是以陳立夫為代表,堅持要求蔣介石複職,另一方是以蔣經國為代表,堅決不讓蔣介石複職。

蔣介石聽從了兒子的勸說,事實上或許他已下定了決心。

蔣經國說,複職就是為李宗仁提供方便。李宗仁在美國謀求資金和支持這一事上的任何失敗,都將會歸責於蔣介石所扮演的這個角色。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會不顧蔣介石父子的想法,又把代表團派往香港,堅決要求李宗仁馬上返回,即使有病也不得停留,“如果李宗仁病得厲害,回不來,那就得考慮蔣介石複職之事了。”

李宗仁躊躇不決,後來他說要以“代總統”的身份去華盛頓尋求美國的經濟援助。無論他能否得到,一個月之內他就返回中國,李宗仁於1949年12月5日離開香港,但卻再也沒有回來。

將介石冒著危險,從重慶飛到成都,而此時**的3萬軍隊已進入了成都。他還能往哪裏去呢?昆明可能差不多,但是蔣介石不信任雲南省主席盧漢。

12月7日,他派了他信任的朋友張群去昆明,詢問盧漢雲南行署是否能搬到他的省會。盧漢沒有進行合作,但卻說委員長應該來看看他。

蔣介石意識到這是個陷井,又派張群去昆明商談具體事宜。但是,**先到了一步,蔣介石的密使一到就被捕了。

蔣介石還不知道,兩個四川軍首領都是民主同盟的領導,他們已轉向了**那邊,其中包括張瀾。他們把**的密使和西南其他軍事首領聯係起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雲南的盧漢和西康的劉文輝。**已向他們解釋清楚,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地盤,他們的軍隊也可得到完整的保留。

後來,盧漢被任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委副主任,劉文輝則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任職。

這麼多將領倒戈,蔣介石試圖把四川、西康、雲南、貴州等西南各省搞成最後據點的計劃成了泡影、張群在昆明被捕3天後,國民黨竊聽到一封電報,說盧漢想投靠**,計劃逮捕蔣介石。

但是,他們得到這個情報時,蔣介石已乘飛機飛往台北了。

在重慶國民黨“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由閻錫山主持,決定把“首都”遷往台北。

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徹底結束。

(本章完)